科学探究活动通常包括以下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伽利略对落体运动规律探究过程如下:
A.伽利略依靠逻辑的力量推翻了亚里斯多德的观点; |
B.伽利略提出了“落体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成正比”的观点; |
C.为“冲淡”重力,伽利略设计用斜面来研究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情况; |
D.伽利略换用不同质量的小球,沿同一斜面从不同位置由静止释放,并记录相应数据; |
E.伽利略改变斜面的倾角,重复实验,记录相应数据;
F.伽利略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G.伽利略将斜面实验得到的结论推广到斜面的倾角增大到90°时。
(1)与上述过程中B步骤相应的科学探究要素是 ;
(2)与上述过程中F步骤相应的科学探究要素是 。
已知地球半径约为6.4×106m,又知月球绕地球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圆周运动,则可估算出月球到地心的距离约为m。(结果只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把一个矩形线圈从有理想边界的匀强磁场中匀速拉出(如图),第一次速度为v1,第二次速度为v2且v2=2v1,则两种情况下拉力的功之比W1/W2=,拉力的功率之比P1/P2=,线圈中产生焦耳热之比Q1/Q2=.
如图所示,一束β粒子自下而上进人一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后发生偏转,则磁场方向向,进人磁场后,p粒子的动能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我国探月工程已顺利将“嫦娥一号”探测器送入极月圆形环月工作轨道,图3为“嫦娥一号”探测器飞行路线示意图。
(1)在探测器飞离地球的过程中,地球对它的引力(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已知月球与地球质量之比为M月:M地=1:81,当探测器飞到月球与地球连线上某点P时,它在此处所受地球引力与月球引力之比为4∶1,此时P到月球球心与地球球心的距离之比为。
(3)结合图中信息,通过推理,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①探测器飞离地球时速度方向指向月球。
②探测器经过多次轨道修正,进入预定绕月轨道。
③探测器绕地球的旋转方向与绕月球的旋转方向一致。
④探测器进入月球轨道后,运行半径逐渐减小,直至到达预定轨道。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神七”飞船在点火后的第583s,火箭以7.5km/s的速度,将飞船送到近地点l1=200km、远地点l2=350km的椭圆轨道入口,“神七”飞船绕地球做轨迹为椭圆的运动,则:
(1)下列那些仪器在环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宇宙飞船中仍能正常使用的是()
A.天平 | B.秒表 | C.弹簧测力计 | D.打点计算时器 |
(2)若已知地球半径为R=6370km,要计算卫星绕地球转动的k值,需要测量的量是,其k的表达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