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植物是一种雌雄异花同株的植物,其果实皮色性状中的黄皮基因(M)对绿皮基因(m)为显性;另一基因w也与其皮色表现有关,当该基因突变时会出现白皮果实。让两纯合亲本白皮个体和绿皮个体杂交,F1全为白皮性状,F1自交后收获种子,将种子单株种植后,发现所结果实的皮色性状有3种,其中85株结白皮,20株结黄皮,还有7株结绿皮。试分析推测:
(1)上述突变基因与w基因的本质区别是在于 不同,最终结果是导致果实的表皮细胞 ,而出现白皮果实。
(2)上述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了 ,纯合亲本白皮个体的基因型为 。
(3)理论上,85株结白皮的植株基因型最多有 种;其中,自交后代不会出现性状分离的个体所占比例约为 。
(4)若让F2中的绿皮个体与F1杂交,其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
番茄果实的颜色由1对等位基因A、a控制着,下表是关于果实的3个杂交实验及其结果.
实验组 |
亲本表现型 |
F1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
|
红果 |
黄果 |
||
1 |
红果×黄果 |
492 |
504 |
2 |
红果×黄果 |
997 |
0 |
3 |
红果×红果 |
1511 |
508 |
(1)番茄的果色中,显性性状是。
(2)上述结论如果是依据实验2得出的,理由是();如果是依据实验3得出的,理由是()。(不定项选择,请从下列选项中选出符合要求的答案填空)
A.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子亲本杂交,子一代表现型比例为1:1
B.杂合子亲本杂交,子一代显性和隐性性状的表现型比例是3:1
C. 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子亲本杂交,F1表现的是显性性状
D.杂合子亲本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
(3)写出3个实验中两个亲本的基因型:
实验1_________________;实验2_________________;实验3___________________。
两个红眼长翅的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
表现型 |
红眼长翅 |
红眼残翅 |
白眼长翅 |
白眼残翅 |
雌性 |
3 |
1 |
0 |
0 |
雄性 |
3 |
1 |
3 |
1 |
(1)红眼由染色体(A或a)基因控制;
残翅由染色体(B或b)基因控制。
(2)据(1)写出亲本的基因型: , 。子代中红眼长翅的基因型有种,若子代中红眼长翅相交,后代中出现的白眼残翅为(性别)。果蝇的眼色和翅型的遗传符合孟德尔的定律,
(3)孟德尔提出两大遗传定律采用了研究方法。萨顿利用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如图为细胞融合的简略过程,请据图回答:
⑴ 若A、B是植物细胞,在细胞融合之前已用处理,除去了;A、B到细胞C的过程中,常用的物理方法是。
⑵ 若A、B是植物细胞,则形成的D细胞还要应用技术把D培养成植株。
⑶ 若A、B是动物细胞,一般取自,然后用,使其分散开来,A、B到C的过程中,常用的不用于植物细胞的手段是,所形成的D称为。
⑷ 若该过程是制备单克隆抗体,A为小鼠,B为淋巴细胞。那么,在获得此细胞之前,小鼠已被注射了。注射后小鼠身体产生了相应的。图中B为。
⑸ 若该过程仍是制备单克隆抗体,在A、B到C的过程中,所形成的C有种,用来培养的D细胞应该是。从中选择出它的方法是培养。获得D后,常用的培养方法是。
.萤火虫发光是体内荧光素酶催化一系列反应所产生的现象。如果荧光素酶存在于植物体内,也可使植物体发光。一直以来荧光素酶的惟一来源是从萤光虫腹部提取。但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一组科学家成功地通过转基因工程实现了将荧光素酶基因导入到大肠杆菌体内,并在大肠杆菌体内产生荧光素酶。请你根据已有的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在此转基因工程中,目的基因是,具体操作过程中下图所示的黏性末端是由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用产生的。
(2)在上述过程中需要多种酶的参与,其中包括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聚合酶和
等。(3)将此目的基因导入到大肠杆菌体内需要载体的帮助。下列各项是选取载体时必须考虑的是___(多选)。
A.能够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并稳定保存 B.具有特定的限制酶切割位点
C.具有与目的基因相同的碱基片段 D.具有某些标记基因
(4)本实验中将目的基因导入大肠杆菌的载体可以是(多选)。
A.质粒 B.动物病毒 C.噬菌体 D.植物病毒
(5)在此转基因工程中,将体外重组DNA导入大肠杆菌体内,并使其在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称为。最常用的方法是首先用处理大肠杆菌,目的是
。
(6)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用技术来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表达出相应的蛋白质,除了通过大肠杆菌是否发光来确定外,还可以通过
特异性反应来判断。
Ⅰ某单子叶植物的非糯性(B)对糯性(b)为显性,抗病(R)对不抗病(r)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色,糯性花粉遇碘液呈棕色。现提供以下4种纯合亲本:
亲本 |
性状 |
甲 |
非糯性抗病花粉粒长形 |
乙 |
非糯性不抗病花粉粒圆形 |
丙 |
糯性抗病花粉粒圆形 |
丁 |
糯性不抗病花粉粒长形 |
(1)若采用花粉形状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可选择亲本甲与亲
本杂交。
(2)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杂交时选择的亲本是。将杂交所得F1的花粉涂在载玻片上,加碘液染色,置于显微镜下观察,统计花粉粒的数目,预期花粉粒的类型及比例为。
(3)利用提供的亲本进行杂交,F2能出现非糯性、抗病、花粉粒圆形植物的亲本组合有,其中F2表现型为非糯性、抗病、花粉粒圆形植物比例最高的亲本组合是,
在该组合产生的F2表现型为非糯性、抗病、花粉粒圆形的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
Ⅱ.下图是人类某一类型高胆固醇血症的分子基础示意图(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以D和d表示),根据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LDL受体合成的是性基因,基因型为的人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高于正常人。
(2)调查发现在人群中每1000000人中有一个严重患者,那么正常基因的频率是。
(3)由图可知携带胆固醇的低密度脂蛋白(LDL)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这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