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栽培某种农作物(2n=42)的过程中,有时会发现单体植株(2n-1),例如有一种单体植株就比正常植株缺少一条6号染色体,称为6号单体植株。
(1)6号单体植株的变异类型为          ,该植株的形成是因为亲代中的一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未分离。
(2)6号单体植株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能形成          个四分体。如果该植株能够产生数目相等的n型和n-1型配子,则自交后代(受精卵)的染色体组成类型及比例为       
(3)科研人员利用6号单体植株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杂交亲本
实验结果
6号单体(♀)×正常二倍体(♂)
子代中单体占75%,正常二倍体占25%
6号单体(♂)×正常二倍体(♀)
子代中单体占4%,正常二倍体占96%

① 单体♀在减数分裂时,形成的n-1型配子       (多于、等于、少于)n型配子,这是因为6号染色体往往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因无法          而丢失。
② n-1型配子对外界环境敏感,尤其是其中的      (雌、雄)配子育性很低。
(4)现有该作物的两个品种,甲品种抗病但其他性状较差(抗病基因R位于6号染色体上),乙品种不抗病但其他性状优良,为获得抗病且其他性状优良的品种,理想的育种方案是:以乙品种6号单体植株为          (父本、母本)与甲品种杂交,在其后代中选出单体,再连续多代与         杂交,每次均选择抗病且其他性状优良的单体植株,最后使该单体         ,在后代中即可挑选出RR型且其他性状优良的新品种。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现代生物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血糖是人体重要的生理指标之一,正常血糖值为是人体血糖的主要来源,在饥饿时,和非糖物质的转化可以维持血糖的稳定。进食后,人体血糖升高,(激素)分泌增加,调节机体维持血糖的稳定。该激素降低血糖的机理是:激素可以与细胞膜上的结合,发生细胞识别,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并发生相应的代谢活动。

生态系统中氮循环和碳循环及其相互关系的简图,请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⑴ 动植物遗体中的含氮有机物被腐生微生物分解成的物质A是
⑵ 如果B是蓝藻,哪一过程在一定程度上阻抑了该系统的水华现象(填标号)。
⑶ 培养完成⑦过程的微生物时,所需的碳源是
⑷ 若C是一个种群,用种群密度标记重捕法调查其数量。
经调查,第一次捕获60个,作上标记,第二次捕获20个,其中有标记的4个,如果该种群平均每个个体重4kg,则B至少有kg才可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⑸图中所(填标号)代表的内容能体现出这个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的大小。

右图为某女性在一次生殖过程中。生出男孩甲和乙的示意图:

(1)图中过程X、Y的名称分别是
过程Y产生的两个子细胞能各自独立发育成甲、乙两
个小孩说明了早期胚胎细胞具有很强的
(2)过程Y的过程分裂方式是
(3)已知个体甲控制某性状的基因型为Aa,乙为AA,其
最可能的原因是
(4)已知甲为六指(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纯合体患者,结
婚之前已通过外科手术将多余的手指切除,且他的婚配对象是正常指,则其子女是否患六指症?

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外界因素对某种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甲图表示温度对该植物呼吸速率和一定光照强度下的光合速率的影响,乙图表示温度15度时光照强度对该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其他条件不变,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如乙图所示,当光照强度超过g点后,可通过 方法使光合作用强度继续增强,在没有光照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结构有
(2)提高作物产量可采取增大昼夜温差的措施,据甲图分析得知:白天最理想的温度应控制在左右。
(3)对甲乙两图进行综合分析,图甲中CO2的吸收量曲线是在光照强度为   点时绘制。
(4)图乙中适当提高温度,其他条件不变,则a点向方向移动。

血糖是人体重要的生理指标之一,正常血糖值为是人体血糖的主要来源,在饥饿时,和非糖物质的转化可以维持血糖的稳定。进食后,人体血糖升高,(激素)分泌增加,调节机体维持血糖的稳定。该激素降低血糖的机理是:激素可以与细胞膜上的结合,发生细胞识别,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并发生相应的代谢活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