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者发现,当水流喷射到海兔(螺类的一种)的喷水管皮肤时会引起鳃肌收缩,导致喷水管和鳃收缩,称为缩鳃反射。当喷水管重复受到温和的喷水刺激时,缩鳃反射的幅度越来越小,即产生习惯化。对已产生习惯化的海兔,用短暂电流刺激其头部皮肤(对海兔为伤害性刺激),再用水流刺激喷水管,结果产生的缩腮反射比只用水流刺激喷水管强烈,即产生去习惯化。相关结构及发生机制如下图。请分析并回答:
(1)图示中参与缩腮反射的神经元至少有_________个。
(2)为研究海兔重复受到温和喷水刺激产生习惯化的原因,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连续电刺激部位 测量指标及现象 |
喷水管皮肤 |
感觉神经元 |
运动神经元 |
感觉神经元电位变化 |
持续产生 |
持续产生 |
? |
运动神经元电位变化 |
逐渐减弱 |
逐渐减弱 |
持续产生 |
肌肉收缩程度 |
逐渐减弱 |
逐渐减弱 |
一直正常 |
①神经元受到适宜刺激时,受刺激部位膜内电位变化是_____。表中“?”处应填写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
②根据实验结果,推测海兔重复受到温和喷水刺激产生习惯化是由于兴奋在_________部位传递减弱或受阻。
(3)研究者通过实验证明去习惯化形成的原因是:当伤害刺激作用于头部皮肤时,神经元L29兴奋并释放_________,再受到喷水刺激后,引起感觉神经元在兴奋时其轴突末稍释放更多的神经递质。据此判断,仅用短暂电流刺激海兔头部的皮肤_________(能/不能)产生缩鳃反射,理由是_________。
(4)根据去习惯化形成机制,推测习惯化产生的原因是连续温和喷水刺激导致_________。
如下图所示,图甲表示某大棚蔬菜叶肉细胞的部分结构和相关代谢情况,其中a-f代表O2或CO2。图乙表示该植物在一定的条件下,O2净产量(光合作用的O2产生量-呼吸作用的O2消耗量)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甲中,b可代表 ,物质b进入箭头所指的结构后与 结合。
(2)在适宜的条件下,若用CO2、H218O供给植物进行代谢,则甲图中的d所代表的物质应是 。
(3)在图乙中,A点时叶肉细胞内生成的物质有 ,在N点后O2净产量的增长逐渐减慢并趋向平衡,其制约的内在和外在因素分别是 、 。
(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适当提高棚内的温度,可以提高蔬菜的产量,此时乙图中N点向 (左、右)移动。
(5)在图乙P点所处的状态时,叶绿体内ATP移动的方向是 。A点状态时,可以发生图甲中的哪些过程(用图中字母表示)? ;D点时发生(字母表示) 。
如图中,图1表示萌发的小麦种子中可能发生的相关生理过程,A~E表示物质,①~④表示过程.图2的实验装置用来探究消毒过的小麦种子在萌发过程中的细胞呼吸方式(假定:葡萄糖为种子细胞呼吸过程中的唯一底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1中,产生物质B的过程②和④的酶分别存在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 |
B.图1中,物质C是[H],物质E是酒精 |
C.若实验后,图2乙装置的墨滴左移,甲装置的墨滴右移,则小麦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进行的细胞呼吸方式是有氧呼吸 |
D.为校正装置甲、乙中因物理因素引起的气体体积变化,还应设置对照装置,将甲、乙两装置中萌发的小麦种子换成等量的煮沸杀死的小麦种子 |
(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
下图表示利用某种细菌中提取的抗虫基因培养抗虫玉米的大致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A过程所需的酶是 。构建重组质粒时,将抗虫基因连接到Ti质粒的 上。将重组质粒导入土壤农杆菌的方法是 。图中D过程的方法称为 。
(2)图中重组质粒,除了含有目的基因外,还必须有 和复制原点;培育转基因玉米成功的标志是 。
(3)E过程需要运用 技术,经过 过程最终形成植株,其依据的原理是 。
(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
请回答下列生物技术方面的问题。
(1)进行菊花的组织培养,除要提供适宜的营养物质和激素外,还要控制适宜的 、 、 等条件
(2)下图为胡萝卜素萃取样品的鉴定结果示意图,图中②代表的物质是 。上述鉴定所用的方法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用于 。
(3)为了调查南充市西河的水质状况,某兴趣小组决定测定该河流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并对细菌进行分离。
①该小组采用涂布法检测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将1mL水样稀释100倍,在3个培养基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培养基上的菌落数分别为39、38、和37。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约为 个。同时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培养基一起培养,这样做的目的是 ;
②该小组将得到的菌株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并混匀,一部分进行静置培养,另一部分进行振荡培养。结果发现:振荡培养的细菌比静置培养的细菌生长速度快。其原因是:振荡培养能提高培养液中 的含量,同时可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 的利用率。
图一为不同地点植物的分布情况,表一是生态学家对某弃耕农田多年后形成的荒地进行的调查,表中是此生态系统三个营养级的能量分析表(单位:J/hm2·a)。
(1)图一c处水域受到重金属污染后,海藻以及多种浮游动物数量锐减,而沙蚕等动物变为优势种群,这是在 水平上研究的结果。
(2)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不同区域分布着不同的植被,影响a、c处植物分布主要因素分别是 、 。
(3)若要调查b处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统计方法可选用 和 。
(4)输入表一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的总能量是 J/hm2·a,这部分能量是由表中 (填字母)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5)该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从表格来看,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否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