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魏文侯)十七年,伐中山,使子击守之,赵仓唐傅之。子击逢文侯之师田子方于朝歌,引车避,下谒。田子方不为礼。子击因问曰:“富贵者骄人乎?且贫贱者骄人乎?”子方曰:“亦贫贱者骄人耳。夫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大夫而骄人则失其家。贫贱者,行不合,言不用,则去之楚、越,若脱躧然,奈何其同之哉!”子击不择而去。西攻秦,至郑而还,筑雒阴、合阳。
文侯受子夏经艺,客段干木,过其闾,未尝不轼也。秦尝欲伐魏,或曰:“君贤人是礼,国人称仁,上下和合,未可图也。”文侯由此得誉于诸侯。
任西门豹守邺,而河内称治。
魏文侯谓李克曰:“先生尝教寡人曰‘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今所置非成则璜,二子何如?”李克对曰:“臣闻之,卑不谋尊,疏不谋戚。臣在阙门之外,不敢当命。”文侯曰:“先生临事勿让。”李克曰:“君不察故也。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文侯曰:“先生就舍,寡人之相定矣。”李克趋而出,过翟璜之家。翟璜曰:“今者闻君召先生而卜相,果谁为之?”李克曰:“魏成子为相矣。”翟璜忿然作色曰:“以耳目之所睹记,臣何负于魏成子?西河之守,臣之所进也。君内以邺为忧,臣进西门豹。君谋欲伐中山,臣进乐羊。中山以拔,无使守之,臣进先生。君之子无傅,臣进屈侯鲋。臣何以负于魏成子!”李克曰:“且子之言克于子之君者,岂将比周以求大官哉?君问而置相‘非成则璜,二子何如’?克对曰:‘君不察故也。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是以知魏成子之为相也。且子安得与魏成子比乎?魏成子以食禄千钟,什九在外,什一在内,是以东得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此三人者,君皆师之。子之所进五人者,君皆臣之。子恶得与魏成子比也?”翟璜逡巡再拜曰:“璜,鄙人也,失对,愿卒为弟子。” (节选自《史记·魏世家》,有删改)
注:躧:草鞋。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子击不而去怿:高兴
B.段干木客:以客礼相待
C.先生临事勿让:推让
D.璜,人也鄙:卑鄙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体现“礼贤”的一组是 ( )
①引车避,下谒        ②子击不怿而去    ③文侯受子夏经艺,客段干木
④过其闾,未尝不轼也 ⑤先生临事勿让   ⑥愿卒为弟子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③④⑥ D.②⑤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魏文侯采纳了翟璜的建议,任用乐羊为帅,灭了中山国。然后让赵仓唐辅佐子击,驻守中山。
B.魏文侯以厚礼来对待贤人,每次经过段干木的家乡,他都要亲自扶着车轼来表示心中的敬意。
C.在魏文侯心中,魏成子和翟璜都有能力担任魏国的丞相一职,但究竟选谁,他拿不定主意,只好向李克询问。
D.李克对魏文侯提出的考察人才的五条标准,并就魏成子和翟璜这五个方面的表现作了对比,最后推荐了魏成子。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魏君贤人是礼,国人称仁,上下和合,未可图也。
②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子 记
谢济世
梅庄主人在翰林。佣仆三:一黠、一朴、一戆。
一日,同馆诸官小集,酒酣,主人曰:“吾辈兴阑矣,安得歌者侑一觞乎?”黠者应声曰:“有。”既又虑戆者有言,乃白主人,以他故遣之出,令朴者司阍,而自往召之。召未至,戆者已归,见二人抱琵琶到门,诧曰:“胡为来哉?”黠者曰:“奉主命。”戆者厉声曰:“吾自在门下十余年,未尝见此辈出入,必醉命也!”挥拳逐去。客哄而散,主人愧之。
一夕,然烛酌酒校书。天寒,瓶已罄,颜未酡,黠者眴朴者再沽。遭戆者于道,夺瓶还谏曰:“今日二瓶,明日三瓶,有益无损也。多酤伤费,多饮伤生,有损无益也!”主人强颔之。
既而改御史。早朝,书童掌灯,倾油污朝衣,黠者顿足曰:“不吉!”主人怒,命朴者行杖,戆者止之,谏曰:“仆尝闻主言:古人有羹污衣、烛然须不动声色者,主能言不能行乎?”主人迁怒曰:“尔欲沽直邪?市恩邪?”应曰:“恩自主出,仆何有焉!仆效愚忠,而主曰沽直!主今居言路,异日跪御榻,与天子争是非,坐朝班,与大臣争献替,弃印绶其若屣,甘迁谪以如归。主亦沽直而为之乎?人亦谓主沽直而为之乎?”主人语塞,谢之,而心颇衔之。
由是黠者日夜伺其短,诱朴者共媒蘖,劝主人逐之。会主人有罪下狱,不果。未几,奉命戍边,出狱治装。黠者逃矣,朴者亦力求他去,戆者攘臂而前曰:“此吾主报国之时,即吾侪报主之时也。仆愿往!”市马、造车、制穹庐、备粱糗以从。于是主人喟然叹曰:“吾向以为黠者有用,朴者可用也。乃今而知黠者有用而不可用,而戆者可用也;朴者可用而实无用,而戆者有用也。”
养以为子,名曰戆子云。
【注释】 ①戆:性情憨厚而刚直。②侑:劝,陪侍。特指饮食方面。③眴:眼珠转动,以目示意。
下列对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辈兴矣阑:尽。
B.为来哉?胡:胡乱。
C.有无损益:增加。
D.由是黠者日夜伺其短:过错,缺点。

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属于描写戆子对其主“效愚忠”的一组是
①戆者厉声曰……挥拳逐去。②令朴者司阍,而自往召之。
③遭戆者于道,夺瓶还谏。④养以为子,名曰戆子云。
⑤市马、造车、制穹庐、备粱糗以从。⑥奉命戍边,出狱治装。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⑤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为“戆子”作记,只是借题发挥,实际上是对朝廷言路及用人制度进行辛辣讽刺。
B.作者善于通过动作和行为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特别是描写“黠者”和“戆者”动作行为的句子,非常传神。
C.本文语言朴实,简炼生动,虽然篇幅不长,但三个不同品性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D.这篇文章把几个人物放在一起写,显得拉拉杂杂的,如果全篇只写一个人,效果会更好。

翻译原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⑴ 多酤伤费,多饮伤生,有损无益也!
⑵ 古人有羹污衣、烛然须不动声色者,主能言不能行乎?
⑶ 弃印绶其若屣,甘迁谪以如归。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贤士隐居者
士子修己笃学,独善其身,不求知于人,人亦莫能知者,所至或有之,予每惜其无传。比得《上虞李孟传》录示四事,故谨书之
其一曰,慈溪蒋季庄,当宣和间,鄙王氏之学,不事科举,闭门穷经,不妄与人接。高抑崇居明州城中,率一岁四五访其庐。季庄闻其至,必倒屣出迎,相对小室,极意讲论,自昼竟夜,殆忘寝食。告去则送之数里,相得欢甚。或问抑崇曰:“蒋君不多与人周旋,而独厚于公,公亦拳拳于彼,愿闻其故?”抑崇曰:“余终岁读书,凡有疑而未判,与所缺而未知者,每积至数十,辄一扣之,无不迎刃而解。”而蒋之所长,他人未必能知之。世之所谓知己其是乎?
其二曰,王茂刚,居明之林村,在岩壑深处。有弟不甚学问,使专治生以糊口,而茂刚刻意读书,足迹未尝妄出,尤邃于《周易》。沈焕通判州事,尝访之。其见趣绝出于传注之外云。气象严重,窥其所得,盖进而未已也。
其三曰,顾主簿,不知何许人,南渡后寓于慈溪。廉介有常,安于贫贱,不蕲人之知。至于践履间,虽细事不苟也。平旦起,俟卖菜者过门,问菜把直几何,随所言酬之。他饮食布帛亦然。久之人皆信服,不忍欺。苟一日之用足,则玩心坟典,不事交游。
其四曰,周日章,信州永丰人。操行介洁,为邑人所敬。开门授徒仅有以自给非其义一毫不取家至贫常终日绝食邻里或以薄少致馈时时不继宁与妻子忍饿卒不以求人隆寒披纸裘,客有就访,亦欣然延纳。望其容貌,听其论议,莫不耸然。县尉谢生遗以袭衣,曰:“先生未尝有求,吾自欲致其敬耳,受之无伤也。”日章笑答曰:“一衣与万钟等耳,倘无名受之,是不辨礼义也。”卒辞之。
是四君子,真可书史策云。——选自(宋)洪迈《容斋随笔》,有删改。
注:①王氏:王安石
下列各项中对划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岁四五访其庐 大概 B.自昼竟夜,忘寝食恐怕
C.虽细事不也马虎 D.辄一之求教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不求知人②不拘于时,学
B.①不妄人接②欲呼张良俱去
C.①与缺而未知者②重为乡党
D.①苟一日之用足,玩心坟典②于其身也,耻师焉

以下各项中都属于直接表现“贤士隐居者”的“贤”的一项是()
①蒋君不多与人周旋,而独厚于公②王茂刚,居明之林村,在岩壑深处
③廉介有常,安于贫贱④一衣与万钟等耳,倘无名受之,是不辨礼义也
⑤每积至数十,辄一扣之,无不迎刃而解⑥开门授徒,仅有以自给,非其义一毫不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④⑤⑥ D.③④⑥

以下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蒋季庄不仅看不起王安石的学问,而且不愿参加科举考试,总是闭门研究经书,从来不与外人交往。
B.王茂刚和他弟弟不一样,他弟弟不喜欢做学问,他却潜心读书,不轻易外出,尤其对《周易》有很深的造诣。
C.顾主簿家中并不富足,买菜却不在乎价钱。如果东西够一天用了,他就专心研究典籍,不喜欢交游。
D.周日章家中很贫穷,经常断粮,但从不求人,连县尉谢生送给他一套衣服他也拒不接受。

用“/”线给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开门授徒仅有以自给非其义一毫不取家至贫常终日绝食邻里或以薄少致馈时时不继宁与妻子忍饿卒不以求人
翻译上面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①比得《上虞李孟传》录示四事,故谨书之。
②隆寒披纸裘,客有就访,亦欣然延纳。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嵇康遇害
嵇康字叔夜,谯国人也,康早孤,有奇才,远迈不群。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学不师受,博览无不该通,长好老庄。与魏宗室婚,拜中散大夫。常修养性服食之事(服药求长生),弹琴咏诗,自足于怀。所与神交者唯陈留阮籍、河内山涛,豫其流者河内向秀、沛国刘伶、籍兄子咸、琅邪王戎,遂为竹林之游,世所谓“竹林七贤”也。
山涛将去选吕,举康自代,康乃与涛书告绝。此书既行,知其不可羁屈也。
性绝巧而好锻,宅中有一柳树甚茂,每夏月,居其下以锻。东平吕安服康高致,每一相思,辄千里命驾,康友而善之。后安为兄所枉诉,以事系狱,辞相证引,遂复收康。初,康居贫,尝与向秀共锻于大树之下。颖川钟会,贵公子也,精练有才辩,故往造焉。康不为之礼,而锻不辍。良久会去,康谓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会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会以此憾之。及是,言于文帝(司马昭)曰:“嵇康,卧龙也,不可起。公无忧天下,顾以康为虑耳。”因谮:“康、安等言论放荡,非毁典谟,帝王者所不宜容。宜因衅除之,以淳风俗。”帝既昵听信念,遂并害之。康将刑东市,太学生三千人请以为师。弗许。康顾视日影,索琴弹之,曰:“昔袁孝尼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时年四十,海内之士莫不痛之。帝寻悟而恨焉。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博览无不通。该:完备。 B.此书既。行:流传。
C.后安为兄所枉。诉:叙说。 D.宜因除之。衅:缝隙,引申为机会。

下列八句话,分别编四组,构成嵇康遇害根本原因的一组是( )
①远迈不群②与魏宗室婚
③知其不可羁屈也④吕安服康高致
⑤辞相证引⑥会以此憾之
⑦嵇康卧龙也,不可起⑧言论放荡非毁典谟

A.②③⑥⑦ B.①④⑥⑧
C.③④⑤⑦ D.④⑤⑦⑧

下面对文意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嵇康是魏国皇帝的亲戚,官拜中散大夫。他超迈不群,常修养性服食之事,不与一般人结并,他所与神交的只有“竹林七贤”罢了。
B.嵇康当大夫时,也常常在柳树下打铁,有一次他与向秀打铁,钟会特意来拜访,他不予理睬,锻不辍,钟会站了半天,只好回去,他又说:“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因此钟会非常恨他。
C.嵇康与吕安友善,吕安被他哥哥枉诉,引稽康为证,于是稽康也被收。钟会向司马昭进谮言,要他因衅除之,于是嵇康吕安同时被害。
D.嵇康在东京被刑时,三千太学生请求他留下来做老师,嵇康不答应。他看日影,还未到行刑时,便索琴弹一曲《广陵散》,叹道:“《广陵散》于今绝矣!”天下士人都为他悲痛。

翻译下列句子(4×5分)
①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
②山涛将去选官,举康自代。
③康乃与涛书告绝。
④后安为兄所枉诉,以事系狱,辞相证引,遂复收康。
对《陈情表》中李密辞不就官,历来有两种不同的看法:奉养祖母和不愿事者。试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12分,每小题3分)
李 白 传
白,字太白,山东人。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十岁通五经。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喜纵横,击剑为任侠,轻财好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中,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也。”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遂荐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时事。因奏颂一篇。帝喜,赐食,亲为调羹,诏供奉翰林。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帝每欲与官,妃辄阻之。白益傲放,与贺之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饮酒八仙人”。恳求还山。赐黄金,诏放归。
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璘起兵反,白逃还彭泽。璘败,累系浔阳狱。初,白游并洲,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
白晚节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沉水中。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
(节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新课程语文读本④,个别字词从其他版本)
下列句中划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十岁五经通:通晓
B.白傲放益:更加
C.白时卧庐山,为僚佐辟:开辟
D.璘败,累系浔阳狱累系:捆绑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命之衡上疏陈事
B.所业投贺知章何面目归汉
C.遂荐玄宗而君幸赵王
D.白长笑去臣诚恐见欺于王负赵

下列划线词语发生活用情况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组是()

A.力士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
B.初,白游并洲,见郭子仪,
C.且庸人尚之,况于将相乎?
D.卒廷见相如,礼毕而之。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母梦见太白金星而生下李白,所以李白的名字中有“白”字。李白天赋过人,才华横溢。
B.贺知章很欣赏李白的诗才,感叹他是遭贬的仙人。李白后经贺知章的推荐,担任翰林供奉。
C.在朝廷上下,李白都表现出放荡不羁的个性,这说明李白是个决不“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人。
D.郭子仪曾有恩于李白。后来,李白受牵连下狱,郭子仪又请求用自己的官爵来赎免李白的死罪。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喜纵横,击剑为任侠,轻财好施。
(2)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
(3)初,白游并洲,见郭子仪,奇之

文言文阅读(19分)
李绅传
李绅者,本赵人,徙家吴中。元和元年,节度使宗臣锜(宗臣,与君主同宗之臣。锜,指李锜)在吴,绅以进士及第,还,过谒锜。锜舍之,与宴游昼夜。锜能其才,留执书记(书记,掌管文书记录之官)。明年,锜以骄闻,有诏召,称疾不欲行,宾客莫敢言。绅坚为言,不入,又不得去。会留后使(留后使,朝廷设置牵制节度使之官) 王澹,专职为锜具行,锜蓄怒,始发于澹,阴教士食之。初,士卒当劳赐者皆会府中,受赐与中贵人(命王宠信的宦官)临视。以至日中军士,得赐者俱不散,齐呼曰:“澹逆,可食。”即尽。即执中贵人胁曰:“尔宁遂众欲?宁饱众腹?”曰:“请所欲。”曰:“为我众书报天子,幸得复锜位。”贵人惧,伪诺之。召书记以疏。绅闻之,亡之锜内匿,众索,不得。及中贵人至,促锜行,锜益怒,急召绅,授纸笔,令操书上牍。绅坐锜前,佯惴怖,战管摇纸,下札皆不能字,辄涂去。累数十行,又如是,几尽纸。锜怒骂曰:“是何敢如是!汝欲下从于先人耶?”对曰:“绅不敢恶生,直以少养长儒家,未尝闻金革鸣,今暴及此,且不知精神在所。诚得死,若在前,幸耳!” 锜复制以兵刃,令易纸,复然。旁一人为锜言曰:“闻有许侍御纵者,尤能军中书,绅不足与等。”请召纵,纵至,锜锐自举授词,操书无不可锜意。遂幽绅于润之分狱,兵散,乃出。纵竟逆死。
赞曰李锜之贼江东也,其抗节者有李云、李绅。云则山中刘腾为书以大之。迹未及称,且绅职锜肘腋下,举动顾盼有一不诚,则支体立尽众手,而绅亦不顾。而晓然自效如此。可谓临大节而不可夺也。(《文苑英华·李绅传》)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锜之,与宴游昼夜舍:留……居住
B.王澹专职为锜行具:准备,备办
C.得复锜位幸:幸运
D.迹未及称:被称道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李绅“临大节而不可夺”的一组是()
①绅坚为言,不入,又不得去
②佯惴怖战,管摇纸下,札皆不能字,辄涂去
③诚得死,若在前,幸耳
④操书无不可锜意
⑤锜复制以兵刃,令易纸,复然
⑥绅亦不顾,而晓然自效如此

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③④⑥ D.②③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绅考中进士,回到吴地后拜见李锜。李锜让李绅住下,和他整天游玩宴饮,称赏他的才能,留他担任书记。
B.李锜骄横暴敛,他暗中唆使兵士把王澹分着吃了,并以吃掉中贵人向威胁,逼迫中贵人替他上书天子,恢复自己的职位。
C.李绅不愿为李锜起草奏章,就向李锜推荐了许纵。许纵操笔就书,没有不合李锜心意的到李锜的军队解散以后,许纵最终因从逆被处死。
D.李绅供职于李李锜亲近之处,能坚守高尚的节操,明白地表现自己的态度,虽然事迹在当时未被称道,但作者却给予他很高的评价,认为他“临大节而不可夺”。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明年,锜以骄闻,有诏召,称疾不欲行,宾客莫敢言。
⑵锜复制以兵刃,令易纸,复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