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4年12月26日,兰州铁路局开通兰州至乌鲁木齐首趟动车,标志着世界一次性建设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将全速开通运营。兰州高铁全线地质最复杂、海拔最高、建设标准最高的铁路,全长1776公里,共设31个车站。
材料二:下左图为乌鲁木齐到吐鲁番地形略图,下右图为兰新高铁过站线路图。

材料三:从西宁到武威要拐一个90°的角,让设计院的工程师觉得很不方便,绕路。到张掖的话拐的是钝角,是约120°-------145°。且从西宁到武威的祁连山地质条件差,坡道陡,弯道的曲线半径小,隧道又多,不符合建设要求;而西宁到张掖穿越祁连山的地质条件相对来说要好一些。
(1)材料二图中达坂城至吐鲁番附近一段被称为“30里风区”,简述“30里风区”多大风的原因。
(2)兰新高铁与兰新铁路线路不完全重合,说明高铁经过西宁到张掖,而没经过武威的原因。
(3)试评价兰新高铁对我国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 大气运动的原因和风的受力分析 不同商业部门布局的特点与功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结合以下材料及该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 美国东部时间2006年10月17日上午7点46分,美国人口达到3亿,这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很多人关注的不仅是人口的增长,还有美国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英国《独立报》指出:对支撑地球生命的自然体系来说,美国人口的快速增长显然不是什么好事。


(1)由图甲可以看出美国人口的增长除自然增长外还由________所致,这种方式的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2)美国人口构成的变化对美国积极的影响是 (  )

A.交通通达性提高 B.文化多样性
C.劳动力数量减少 D.自由活动空间增大

(3)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主要有____、科技、地区开放程度、________等。美国资源丰富,国土辽阔,但媒体称“美国人口的快速增长对支撑地球生命的自然体系来说并非好事”。试用环境人口容量的相关理论对其进行阐释。
(4)近年来,美国老年人口主要向________地区迁移,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绿色奥运”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向全世界做出的重要承诺。为提高空气质量,北京市政府近几年对“市区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日数”提出了逐年提高的目标要求。京城媒体赋予了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达标天为“蓝天”。
材料二北京市“蓝天”日数统计表

年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04
19
17
16
11
25
16
26
24
21
12
22
20
2005
21
22
19
14
20
21
24
23
19
19
10
22
2006
11
20
16
13
23
24
29
30
19
18
19
19
2007
20
15
20
20
20
15
23
28
25
26
19
15

材料三良好的空气质量不仅靠北京自身治理,更需要周边各省的配合。近年,北京城区小煤炉完成了“煤改电”,燃煤锅炉改用清洁能源。首钢等多家重污染企业陆续搬迁或停产;在奥运空气质量重点保障区域启用大气自动监测仪器全天实时监测。北京等六省区市已经统一行动,重点对燃煤和机动车尾气污染进行集中治理,共创“蓝天”。
(1)根据北京市“蓝天”日数统计表中四年平均情况分析,北京空气质量最好的月份是哪
个月?其形成的有利自然条件是什么?
(2)北京是“蓝天”日数较少的大城市之一,试从北京自身和周边地区的影响两方面分析
其主要原因。
(3)为确保北京奥运期间有更多的“蓝天”,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方面的有效措施

读我国环境问题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说出乙地区突出的环境问题并简述对该环境问题的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
(2)说出丙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并说出综合治理中采取的措施。
(3)丁地区最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是

读“世界荒漠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荒漠分布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 地与B地的纬度位置大体相当,但没有形成荒漠的原因主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地是世界上荒漠分布最广的自然原因是:

(4)水资源利用不当是造成A区域荒漠化的一个重要原因。请简述该区域水资源利用不当的方式及其后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圈层Ⅰ代表________________;圈层Ⅱ代表_______________。
(2)A表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从环境中获取________和__________;B表示人类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产生的_________又要排放到环境中去。
(3)C表示_________ 作用于环境;D表示环境对人类的_____________作用。
(4)在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中,当人类向环境______________的速度超过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___________速度,或者向环境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就会出现环境问题。
(5)乱砍滥伐,毁林开荒,可用图中的箭头__________表示,任意排放有害物质可用图中_______箭头表示;酸雨可用图中箭头________表示;植树种草可用图中箭头______表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