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将深度对接“一带一路”,有力推进贸易、旅游、投资、交通、能源资源、金融以及生态环保等方面的合作,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共同发展。下图为“一带一路”路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海上丝绸之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冬季是A海域周边地区旅游旺季 |
| B.在B海域航行的轮船吃水深度比其他海域深 |
| C.C海域航行的轮船在冬季是顺风顺水 |
| D.D海峡夏季洋流自东南流向西北 |
8. 比较地跨亚欧大陆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各自具有的优势,正确的是
①海上丝绸之路经过的路线更短,贸易量更大
②海上丝绸之路可借助夏、冬季风,有利于航行,海路更具方便性
③海路比陆路运量大,成本低
④陆上丝绸之路速度慢,安全性高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召开,《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存续问题,是德班大会期待解决的首个关键问题。但在这一议题上,各国矛盾重重,达成一致殊非易事。会上特别强调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必须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完成小题。《京都议定书》承诺,体现了各国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 )
| A.持续性原则 | B.公平性原则 |
| C.共同性原则 | D.区域性原则 |
我国是近年来节能减排力度最大的国家,在对控制CO2排放量所采取的主要措施中,错误的是( )
| A.植树造林 | B.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
| C.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 D.发展循环经济 |
读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完成小题。
图中字母代表的含义不正确的是( )
| A.a表示资源开发 |
| B.b表示生产活动 |
| C.c表示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
| D.d表示废弃物排放 |
属于a阶段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
| A.煤矿开采——地面沉降 |
| B.化工厂——水污染 |
| C.火电厂——大气污染 |
| D.冰箱使用——臭氧层破坏 |
关于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做法,正确的是( )
| A.将林地和草地都开垦为耕地 |
| B.在西北地区积极推广喷灌、滴灌技术 |
| C.围湖造田以增加粮食产量 |
| D.在陡峻的山坡上修梯田以扩大耕地面积 |
下列中国古人的行为或主张蕴含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 )
| A.以人为本,人定胜天 |
| B.竭泽而渔,焚薮而田 |
| C.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
| D.斩伐养长,不失其时 |
商业是人类地域联系的重要方式。读某区域商业网点分布示意图,从图中可知( )
| A.经济发展水平,西南部小于东北部 |
| B.人口密度,由西南向东北增加 |
| C.环境人口容量,由西南向东北递减 |
| D.商业网点的服务范围与人口密度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