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自然灾害与防治】
2014年7月4日下午,成都市遭遇特大暴雨,4个小时的降水量突破100毫米。成都主城内涝严重,网友戏称:继北京、武汉之后,成都也成功跻身“海港城市”。网友还据此总结新天府七景:春熙碧波,玉林逐浪,紫荆水帘,一环洞庭,川大垂钓,二环看海,机场观澜。刚从内部渠道接到成都市政最新决定,周一起成都正式成为海港城市,地铁一号线沿线所有站点更改为码头,另新增三处景点:九眼观海,合海亭,三圣渔村。下图为当天的成都市区某立交桥内涝图像。

据材料分析当天成都市内涝的人为原因和防治措施。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下图“世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曲线图”,然后分析回答:

(1)根据城市化水平辨别图中表示发达国家的是___________曲线,表示发展中国家的是___________曲线;
(2)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基本上反映了其_____________的发展水平
(4)近年来,城市化速度较快的是_____________曲线,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6分)
读“水稻的主要分布区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水稻分布区的名称。
A______,B______,C______。
(2)读图(2)、图(3),上述地区发展水稻生产的优势条件有:(要求具体回答)
①气候方面:
②地形方面:
③社会经济:
(3)本地区对水稻生产威胁很大的气象灾害是,原因是,应采取的措施是
(4)简述亚洲的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有哪些?

下图是甲~戊5个国家三个产业就业人口结构的等边三角形图。据图回答题。

城市化程度最低的国家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可能出现逆城市化的国家是

A.甲 B.乙
C.丙 D.戊

阅读下列材料并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汶川县(北纬31.0度,东经103.4度)发生了8.0级地震。地震造成巨大的危害。另外,5月13日地震灾区有中到大雨。
材料二

(1)阅读材料,试分析说明此次汶川地震的成因。
(2)本次地震的救援工作难度很大,试分析其不利的地理条件。

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图12示意美国本土飓风、地震灾害的空间分布。

(1)判断甲、乙自然灾害的种类并说明判断的依据。
(2)说明为防范上述灾害应采取的措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