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甲~戊5个国家三个产业就业人口结构的等边三角形图。据图回答题。城市化程度最低的国家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可能出现逆城市化的国家是
A.甲 | B.乙 |
C.丙 | D.戊 |
阅读下列伏尔加河的有关材料,并根据材料回答问题。(10分)
伏尔加河是欧洲第一长河,多流经平原地区。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发达,其水
运量占俄罗斯水运量的70%。伏尔加河的大规模开发主要以修筑大型水利枢纽、进行
梯级开发为重点,通过开通运河等工程措施沟通了波罗的海、白海、黑海、亚速海、
里海,实现了“五海”通航。通过对流域进行综合开发治理,实现了发电、航运等综
合效益。但是,伏尔加河的综合开发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水利工程影响了鱼群洄游
产卵;二是下游没有修建大型水库,水旱灾害频繁发生;三是河水污染严重。
(1)把下面的字母填入图中方框内,完成伏尔加河综合开发示意图。
A.梯级开发 | B.发电 |
C.灌溉、供水 | D.航运 |
(2)分析伏尔加河的综合开发为流域内工业发展所提供的有利条件。
(3)分析伏尔加河运量大的主要原因。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判断图甲地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R河汛期出现的时间是________(季节),原因是什么?
(3)从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等不同角度分析,图乙中利用沼泽地的方式有何利弊,
试分析说明。
(4)结合材料分析应如何开发利用沼泽地?
2009年6月17日是第15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今年“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主题是“保护土地和水就是保障我们共同的未来”。
材料一 晋陕内蒙古区面积150多万平方千米,人口8310多万。本区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畜牧业基地,也是中国自然环境脆弱、农牧业交错和土地退化最为严重的地区。
(1)比较图中Ⅰ类侵蚀区与Ⅱ类侵蚀区外力作用的主要差异及其原因。
(2)简要分析图示地区土地退化对周围地区产生的不利影响。
(3)请将下面导致绿洲环境恶化的字母与图中数字代号和内容相搭配。
A.农业系统恶化,粮食产量降低 |
B.内陆河下游流量减少 |
C.砍伐绿洲或冲积扇周围的固定沙丘的植被 |
D.土地盐渍化 |
E.农耕区地下水位上升
① ② ③ ④ ⑤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有“经济奥运会”之称的世界经济博览会将于2010年在上海举行。围绕“世博经济”、推动“长三角”经济联动这一主题,上海、南京、杭州等16市市长多次举行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共商协调发展大计。
材料二东部沿海区域图
(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事物的名称:经济区:A;B;C。
海峡:D。
(2)20世纪80年代以来,C经济区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A.政治因素 | B.自然环境因素 |
C.交通和通信的发展 | D.宏观经济布局 |
(3)结合材料一、二,试分析上海逐步成为江浙沪城市带中心的优越条件是什么?
(4)在中央关于区域发展战略方针的指引下,大致以珠江水系为纽带的包含粤、桂、湘、赣、闽、琼、川、滇、黔9省区加上港、澳特别行政区的“泛珠三角”区域经济正以空前的速度和力度进行大整合。香港和澳门的经济腹地正在不断地向内地延伸。区域合作可以使香港和澳门避免变成一个经济孤岛。试分析区域合作可以使香港和澳门避免变成一个经济孤岛的原因。
结合下面四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南水北调中线、东线工程示意图
材料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取水,利用地势的自然落差,全长1 241千米建设全立交、全程砌引水渠道,穿越沿线各水系,每年将145亿立方米的水送到华北平原和黄淮地区,最后到达天津、北京。
材料三为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质安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工程于2007年10月11日启动。根据该工程的总体安排,2010年将在库区及上游水土流失严重的25个县实施水土保持工程。
材料四
(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共经过哪几个省级行政单位(简称)?与东线相比,中线方案建设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2)当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库区及上游的三个省区水土流失较为严重,除陕西省外,另外两个是指()
A.湖北、河南 | B.河北、北京 |
C.河南、河北 | D.湖北、安徽 |
(3)试分析中线方案的实施,对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有哪些积极影响?
(4)结合材料四,分析如何解决调需之间的季节差异?
(5)在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中,为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水资源,还必须同时采取哪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