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所示,在空气压缩引火仪的玻璃筒底部放一小团干燥的棉花,快速压下活塞,可观察到棉花着火燃烧.此过程中活塞对筒内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 ,这与四冲程汽油机的 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某台汽油机飞轮的转速为2400r/min,在1min内,汽油机完成 个工作循环.

(2)如图是灯泡L和电阻R中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电阻R的阻值为____Ω.若将它们并联接在电压为2V的电源两端,电路中的总电流为_____A.

(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l=6Ω,R2=12Ω,电流表示数为0.4A。则AB两端的电压="______" V。

人类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世界能源危机日益突出。如何充分利用和开发新能源,实现低碳减排,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10年我国的主题是“低碳减排,绿色生活”。目前,我国在开发、利用太阳能方面发展最快、最具潜力。
(1)你认为利用太阳能有哪些好处?
(2)太阳能路灯已成为许多城镇、乡村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如图所示)。太阳能路灯的太阳能电池板一般是由晶体态硅制成的,它能直接把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其主要材料是 ( ) 
| A.磁性材料 | B.纳米材料 | C.半导体 | D.超导体 |
(3) 太阳能热水器是采用光转化为热的方式利用太阳能的。我国太阳能热水器已走进了千家万户。小明家的太阳能热水器的采光面积是2.1m2。若我市向阳的地方每平方米的面积1h得到的太阳辐射能平均为3×106J,每天接收太阳能的时间以8h计算,热水器能把接收到的太阳能的50%转化成水的内能,则正常情况下,该热水器一天能把150kg、初温为20℃的水加热到多少℃?
(4)为了进一步利用太阳能,人们正在研发太阳能电动车。图是人们研制的太阳能电动三轮车,车子顶部的太阳能电池板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在太阳能电池中,电池再给三轮车的电动机供电。
①小明同学设计的调节电动机转速的简化电路图如图所示,若太阳能电池的电压保持不变,调速电阻的最大阻值为50Ω。闭合开关S,当调速电阻的滑片P滑到最左端时车速最大,此时电流表示数5A,电动机电功率最大为1kW;当调速电阻的滑片P滑到最右端时车速最小,此时电流表示数为1A,求这时电动机的电功率是多少?
②制造太阳能电动三轮车车架有各种不同的新材料,部分材料的技术指标如下表所示:
| 材料 技术指标 |
锰钢 |
铝合金 |
钛合金 |
碳纤维 |
| 性能(强度) |
强 |
较弱 |
较强 |
强 |
| 密度(kg·m-3) |
7.9 103 |
3.0 103 |
4.5 103 |
1.6 103 |
若让你设计制造强度高并且轻便的三轮车,你选择表中的哪种材料?若车架的体积约为5×10-3m3,车架的质量是多大?
(5)今年的世界环境日,我国的主题是:“绿色消费,你行动了吗?”。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应如何做?
实验桌上有如下实验器材:满足实验要求的电源、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各1个,电阻箱(电路图符号
)一个,已调零的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块,开关两个,导线若干。请选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两个电阻R1与R2串联时,如果R2的阻值保持不变,则电阻R1与R2串联的等效电阻R跟电阻R1的关系为:R= R1 + b(b为常量)”。请你画出实验电路图,写出实验步骤,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
小明在学习浮力知识时,一次实验中小明发现把一个铁块用细线系好挂在已调好弹簧测力计下缓慢放入烧杯里的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变小,于是小明认为: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随物体浸入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小莹经过实验研究后对他说,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的深度无关。
要求只利用图所示的装置,通过实验证明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请你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和相应的实验现象。
常年4月~10月是广东省强对流天气多发期,为提高公众应急避险和应急救助能力,广东省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www.gdemo.gov.cn)于4月10~25日举办《广东省应急避险和应急救助知识竞赛》,请你用物理学知识补充完整下列内容:
(1)遇到洪灾应该迅速登上牢固的高层建筑避险,因为洪水具有较大的__________,很容易摧毁一些不牢固的建筑;
(2)发生洪灾时要注意收集各种漂浮物,木盆、木桶都不失为逃离险境的好工具,这是利用了___________小于水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
(3)发现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低垂或断折,要远离避险,不可触摸或接近。因为洪水中含有大量的杂质,它是__________,如果靠近电线可能造成触电;
(4)救援队利用导航仪与北斗卫星之间的信号传输来确定自身所在的位置。导航仪与北斗卫星之间通过___________传输信息的。
如图所示,质量为8kg,边长为5cm的正方体物块A置于水平地面上,通过细绳系于轻质杠杆BOC的B端,杠杆可绕O点转动,且CO=3BO,在C端用F=20N的力竖直向下拉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绳重不计,g取10N/kg)
求:
(1)物体A的重力G;
(2)B端细绳的拉力F拉;
(3)物体A对地面的压力F压;
(4)物体A对地面的压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