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材料二: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公元前350年,秦国平民张三,因斩一敌国甲士,获爵一级,田一倾,宅九亩。张三这是因为哪一项改革措施而获田产的?
(3)以上改革措施,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4)材料二反映了历史上的什么历史事件?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什么改革?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读图1、图2,回答下列问题。

【图说历史】
(1)学习了图1、图2两位人物的历史以后,给你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哪一位?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
【方法探究】
对图2人物的评价,有人认为他既是英雄,值得肯定,同时也是战争狂人,应否定,但他推动了整个欧洲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
(2)上述评价历史人物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3分)
【比较学习】
比较法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
(3)比较图1、图2两位人物在政治上或军事上的相同点(答出一点即可)。(3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民为自由而战,寻求真正的解放。女王的荣光,查理的断首,都镌刻着“王在议会,法为习惯”的字样。
(1)材料一反映了英国历史上的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材料二:此时的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后世称之为“工业革命”。持续的海外扩张和殖民贸易,带动了对商品的需求;科学意识和市场意识,提高了英国人普遍的认识水准。在各种合力下,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开创了影响深远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并建立起一个地跨全球的“日不落帝国”,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引领着世界的发展。
——摘自《大国崛起》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英国崛起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如图

(3)图11中的机器以什么为动力?
(4)材料三反映了英国的崛起对中国有何重要影响?

材料一: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活。
—— 《伏尔泰语录》
(1)根据材料一,指出伏尔泰的思想主张。
材料二:如图

(2)材料一、二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材料三:立国于大地,不可无法也。立国于20世纪文明竞进之秋,尤不可以无法,所以障人权,亦所以过邪僻,法治国之善者,可以绝寇贼息讼争。 ——孙中山
(3)上述三则材料体现了哪一共同的治国理念?

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美军使用了本国发明家富尔顿的科技发明蒸汽轮船,最后打败了英国殖民统治者赢得了美利坚民族的独立。
错误:    
理由:    
    

如图,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斯图亚特王朝被推翻,英国进入共和时代。

错误:     
理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