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2年7月6日—2013年4月30日,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了题为“佛罗伦萨与文艺复兴:名家名作”展览, 展览以文艺复兴“艺术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的佳作挂帅,与60余件15世纪到16世纪的艺术作品一同再现了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的艺术特色、城市面貌及风土人情。
材料二: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下图用ABCD标注了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

(1)文艺复兴时期的主流思潮是什么?
(2)列举文艺复兴时期的在文学和天文学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巨人(各举一例)
(3)文艺复兴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请你列举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思想解放运动。
(4)路线C是哪位航海家的航线?有何成就?
(5)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产生了什么共同的影响?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方式和特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国近现代外交折射出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材料一: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末,是中国清代的鼎盛时期,史称“康乾盛世”。那个时期,中国的工业产量居世界前列。但正是这个时候,欧洲诸国先后开始了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而中国当时的统治者对这一历史性大变革茫然不知。
——温家宝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演讲
请回答:
(1)“欧洲诸国先后开始了产业革命”指什么?材料一中中国对“历史性大变革茫然无知”带来了什么结果?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的声音”。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2)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实行怎样的外交政策?20世纪50年代,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中国声音”主要指什么?(3分)
材料三:右图《乔的笑》
(3)下图见证了新中国外交史上哪一时刻?

材料四 40年的历史告诉我们,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对两国至关重要,对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至关重要,宽广的太平洋两岸有足够空间容纳中美两个大国。
——习近平接受美媒采访
(4)40多年前推动中美关系改善的重大事件是什么?中美什么时候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5)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一说新中国外交取得重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阅读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面问题。
材料一:历史上,中国至少曾有三次被公认为是地区最强大的国家。第一次是从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3世纪,当时汉朝周边的一些国家开始进口汉朝的商品和技术……7世纪唐朝的建立不仅宣布了中国的第二次崛起,而且不断向四周扩展影响力……这种影响力还传播到了隔海相望的日本。1368年,明朝建立了。中国由此实现了第三次崛起,中国强大的力量给一些地区留下了很深印象……所到之处,以礼待人,尊重当地风俗……因而为中国赢得了信誉和朋友。
——王赓武《中国迎来第四次崛起》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第一次崛起时开通的一条东西方交通要道的名称。
第二次崛起时“……这种影响力还传播到了隔海相望的日本”带动日本进行了什么改革?
第三次崛起时“中国强大的力量给一些地区留下了很深印象”的事件是什么?
材料二:当乾隆皇帝津津乐道自己的“天朝上国无所不有”时,路易十六正躺在断头台上,以百倍的仇恨诅咒着资产阶级革命;当两鬓飞雪的范进因中举登科而神经错乱时,牛顿正在通过自制的反射望远镜,关注着宇宙间的天体运行……
(2)通过材料二可以看出,清朝时期我国已落后于西方国家。请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落后局面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材料三: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启动,其意义重大。在上海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肖林看来,这是中国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立足国家战略需要、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更高层次推进改革开放的积极尝试。
——《人民日报:上海自贸区先行先试引领开放新格局》
(3)据材料三与所学知识,在哪一次重要会议之后,中国的改革开放拉开了序幕?农村改革主要实行什么制度?当年,我国迈出对外开放的第一步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中国的第四次崛起?

近期一篇《中国梦的见证》的文章备受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祖父的见证】
我们的祖父祖母出生于清末民初的动荡岁月,他们见证了旧中国的积弱积贫,也见证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中国梦的见证》
(1)结合所学概括指出上述材料中“积弱积贫”的原因。“中国人民站起来”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父亲的见证】
父亲母亲出生于日寇的铁蹄下,他们见证了“落后就要挨打”。
——《中国梦的见证》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材料中“父母”见证了哪些“落后就要挨打”的史实?(举两例即可)
【我们的见证】
我们这一代出生于“文革”的动乱年代,见证了短缺经济的拮据,也见证了新世纪的新生活,见证了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
——《中国梦的见证》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为了开启“新世纪的新生活”,中国在农村和城市分别进行了怎样的改革?在新生活开启之后“我们”可以见证中国外交上哪些成就?(至少两个外交成就)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170多年,就是一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交响史诗。中华民族怀揣强国之梦,不懈追求。
材料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随着另一场梦的破碎产生的。……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随着近代工业革命脚步的加快,中国很快落伍了。固步自封的封建统治者仍然沉浸在往日的辉煌所造就的梦想之中,等待着“万国来仪”。不料,等来的却是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等来的却是亡国灭顶之灾。
——《百年追梦与民族自强》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封建统治者的“另一场梦”是怎样破碎的?为应对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改变“亡国灭顶”的命运,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初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那些努力?
(2)先进中国人的探索历程有何特点?回顾这一探索历程,你认为每一次努力的积极影响在哪里?(至少列举两次探索的积极影响。)
材料二 “中国梦”迎来了中国共产党。危难之际,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成为实现“中国梦”的核心领导力量。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经过艰难探索,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正确革命道路”指什么道路?在这条正确革命道路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在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取得了哪些重大胜利?(2分,写出两个事件。)

2012年,某些周边国家不断在中国的东海和南海挑起事端,引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度愤慨。维护国家主权、巩固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不断、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阅读材料,探究历史,回答问题。
探究一:开创统一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斩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材料二:

元朝疆域图
(1)材料一中的“秦王”是谁?“秦王”在当时开创的哪一政治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影响深远?
(2)元朝谁在位时统一了全国且疆域空前辽阔?(2 分)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开创了哪种政治制度?
探究二:巩固统一
材料三 1368年至1840年是明朝和清朝前期。这一时期,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
(3)请举出清朝前期加强对新疆地区管辖的措施。
(4)宝岛台湾在历史上经历了与大陆的三次分离,第一次分离后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谁?台湾第二次回到祖国怀抱的原因是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