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材料二:【八姓入闽】西晋永嘉年间(307~313),中原战乱频仍,衣冠士族,往往举族南迁。史载著名者有林、黄、陈、郑、詹、丘、何、胡八姓,本系中原大族,入闽后先在闽北定居,而后渐向闽中和沿海扩散。“八姓入闽”是福建历史上第一次北方汉人大规模进入福建,他们带来北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增加了福建人口。
——网上下载
材料三: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从东汉末开始,许多人为了躲避北方的战乱,逃往江南地区。
那时候,江南地区战争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经过南北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江南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以上均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请回答:
(1)材料一描写的是什么时期江南的社会生产状况?文中的“本业”指的什么?
(2)根据材料二,“八姓入闽”对福建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3)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条件。(答两个条件即可)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江南地区的开发有什么意义?
(5)从江南变化原因中,你认为对我们今天经济的发展有何启示?
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某老师所绘的《唐蕃关系示意图》:
材料二元朝的统一给各族人民相互交往和学习提供了有利的环境。蒙古等族人民成批迁往内地,汉族人也大量来到边疆,契丹、女真等族人民早已进入黄河流域,各族人民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当时,许多阿拉伯人、波斯人迁入中国,同维吾尔、蒙、汉等民族逐步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摘编自中学历史课本
(1)材料一表明,唐朝和吐蕃之间友好交往的主要形式有哪些?吐蕃是我国哪个民族的祖先?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元朝时期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有何特点?原因是什么?
(3)元朝统一了全国且疆域空前辽阔,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开创了哪种政治制度?元朝时我国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是什么?
材料一既有为人类文明发展做贡献的能力,又有吸纳世界文化精华的魄力,历史铸就了中华民族伟岸的品质。在繁荣开放的唐朝,这一民族品格得到充分体现。
材料二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假(借助)外夷(外国)货物以通有无。
请回答:
(1)各举一例证明唐朝“既有为人类文明发展做贡献的能力,又有吸纳世界文化精华的魄力”。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清朝对外实行什么政策?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危害?
(3)由此,你觉得我们在对外交往方面该如何做?
在《金、南宋、西夏形势图》中方框里填出并立的政权名称。
金、南宋、西夏形势图
在《辽、北宋、西夏形势图》中方框里填出并立的政权名称。
辽、北宋、西夏形势图
(1)仔细观察下图《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请回答图中建立政权②的是哪个民族?从图中可以看出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什么?
(2)根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天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送至雄州交割。”结合所学,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打√,错误打×):
①材料中的“欢盟”是指澶州之战后,宋辽议和,订立了澶渊之盟()
②“欢盟”之后,宋朝秉承“守内虚外”政策,与辽划淮水到大散关为界()
(3)仔细观察上图《清朝前期疆域结构示意图》,请将字母空白处补充完整。
A. 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___
(4)仔细观察上图《清朝前期疆域结构示意图》,为加强对A、B两地区的管辖,乾隆帝对西北地区、康熙帝对东北地区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