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原理在科研和生产中有广泛应用。
(1)利用“化学蒸气转移法”制备TaS2晶体,发生如下反应:
TaS2(s)+2I2(g) TaI4(g)+S2(g) ΔH>0 (Ⅰ)
反应(Ⅰ)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若K=1,向某恒容容器中加入1 mol I2(g)和足量TaS2(s),I2(g)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
(2)如图所示,反应(Ⅰ)在石英真空管中进行,先在温度为T2的一端放入未提纯的TaS2粉末和少量I2(g),一段时间后,在温度为T1的一端得到了纯净TaS2的晶体,则温度T1______T2(填“>”“<”或“=”)。上述反应体系中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_。
(3)利用I2的氧化性可测定钢铁中硫的含量。做法是将钢样中的硫转化成H2SO3,然后用一定浓度的I2溶液进行滴定,所用指示剂为______________,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4)25 ℃时,H2SO3HSO3-+H+的电离常数Ka=1×10-2,则该温度下NaHSO3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Kh=________,若向NaHSO3溶液中加入少量的I2,则溶液中
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将15.6gNa2O2与2.7gAl粉混合后,投入足量的水中,充分反应(设能产生的气体全部放出)。
(1)Na2O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中的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mol。
(2)反应结束时生成气体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L。
(3)取agNa2O2与Al粉组成的混合物,放入适量的水中,固体完全溶解,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气体的体积为VL,则V的取值范围是,(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结果可不化简)。
(1)下表为烯类化合物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的相对速率(以乙烯为标准)。
烯类化合物 |
相对速率 |
(CH3)2C=CH CH3 |
10.4 |
CH3CH=CH2 |
2.03 |
CH2=CH2 |
1.00 |
CH2=CHBr |
0.04 |
根据表中数据,总结烯类化合物与溴发生加成时,反应速率与C=C上取代基的种类、个数之间的关系:。
(2)下列化合物与氯化氢加成时,取代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与上述规律类似,其中反应速率最小的是,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A.(CH3)2C=C( CH3)2 B. CH3CH=CH CH3
C. CH2=CH2 D. CH2=CHCl
(3)今有A、B、C 3种二甲苯,将它们分别进行一硝化反应,得到的产物分子式都是C8H9NO2。A只得到一种产物,B得到两种产物,C得到三种产物。由此可以推断判断A、B、C的结构简式分别是、、。
1mol有机物能与1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产物是2,2,3-三甲基戊烷,此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能有。
乙烯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烯燃烧火焰比甲烷燃烧的火焰要明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烃A、B的分子式均为C6H10,它们的分子结构中无支链或侧链。
(1)A为环状化合物,它能与Br2发生加成反应,A的名称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