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放在一块带刻度的木板上,玻璃板与木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       ,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       为止,这说明像与物的大小相等,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       (选填“控制度量法”、“等效替代”或“科学推理法”).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木板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并移动蜡烛B,进行观察.
(4)在实验过程中,如果把玻璃板沿CD水平向右移动,可以观察到像相对于蜡烛A       移动(选填“向右”“向左”或“不”);如果将玻璃板绕EF轴顺时针转动,可以观察到像       (选填“顺时针转动”、“逆时针转动”或“不动”).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平面镜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小明在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支路电流有什么关系”实验(已知两只灯泡同时工作时总电流约为0.5A).
(1)他实验的电路图如图甲所示,如图乙是测量A点电流时所连接的实物图,其中缺了两条导线,请用笔画线将如图乙中的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能交叉)

(2)小明同学解决了以上问题后,将电流表分别接入A、B、C三点处,闭合开关,A点电流如图丙所示,请帮他把数据填在表格中;

C点电流IC/A
B点电流IB/A
A点电流IA/A
0.3
0.2


(3)小明根据数据得出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是: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请你指出小明同学此实验不足之处:

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比较不同液体的吸热能力.

(1)在设计实验方案时,需要确定以下控制的变量,你认为其中多余的是

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
B.酒精灯里所加酒精量相同
C.取相同质量的水和另一种液体
D.盛放水和另一种液体的容器相同

(2)实验中,将它们加热至沸腾,另一种液体所需的时间较长,说明另一种液体吸收的热量比水吸收的热量 (选填“多”或“少”).
(3)为了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请你写出一种正确的做法

如图为“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的实验.

(1)请连接好实物图,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A端滑动时,灯泡的亮度增加. (2)在闭合开关前,滑片P应移动最端(选填“左”或“右”).
(3)开始实验后,甲同学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灯的亮度都不发生变化,而且一直很暗,这可能是
(4)当滑动变阻器的B、D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中,要使电流表示数变大,滑片P应向端(选填“A”或“B”)移动.

小宇同学利用身边的器材做了以下两个小实验:
(1)小宇把口香糖包装铝纸剪成中间细两端宽的铝纸条,铝纸条两端的铝面直接接触电池的正负极,很快发现铝纸条中间处开始冒烟,起火苗,如图所示.这是因为铝具有性,铝纸条中间最细处的电阻较,把它的两端直接接入电池正负极,造成短路,电流很,迅速发热使温度达到纸的着火点而燃烧起来.

(2)小宇拿出两根塑料吸管A、B,把A放在瓶盖上,B用纸巾摩擦后靠近A,如图所示,发现A被吸引而转动,这是由于B摩擦起电后;若A也用纸巾摩擦过,则发现A被排斥而转动,这是由于

小明和学习小组利用电源(电压未知)、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来测量电阻Rx的阻值.
(1)实验原理是.连接电路前开关应该(填“断开”或“闭合”),将变阻器滑片移至处;
(2)在图甲中完成实验电路的连接.
(3)设计的实验表格为下表,表格中,①处应填写

实验次数
电流I/A
电压U/V
电阻R/Ω

1




2



3



(4)正确连接电路后,进行第1次实验。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Rx的阻值为Ω.

(5)完成上述实验后,小明尝试用另外一种办法测出未知阻值的电阻Rx,他设计的电路图(R0的阻值已知)如图所示。

实验步骤:
①按电路图连接;
②S断开时,读出电流表示数I1
接下来的实验步骤是:③
通过以上三步,小明完成了实验,则Rx表达式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