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位置保持不变,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实验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光屏上依然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但光屏上像的位置却偏高,为了使像仍成在光屏的中央,则应向 (填“上”或“下”)调节凸透镜.
(2)调整后,图中光屏上烛焰的像是倒立 的实像,此规律的应用是 .(举一例)
(3)此时,若有一只苍蝇落到凸透镜上,则屏上 成完整的蜡烛的像(填“能”或“不能”).
(4)要使光屏上的像变成与物大小相等,则应向左调节蜡烛到30cm处,光屏应向 调(填“左”或“右”)到 cm处,在此过程中发现蜡烛和光屏之间距离变 (填“大”、“小”或“不变”).
(5)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标尺45cm处,此时小强应站在 一侧(填“蜡烛”或“光屏”),观察蜡烛的像.
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值钟“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 
甲:05:04 ;乙05:06; 丙05:10
(1)请你根据图示完成下表
| 小车由甲至乙 |
小车由乙至丙 |
小车由甲至丙 |
|
| 路程S/m |
26 |
||
| 时间t/s |
4 |
||
| 平均速度v/(m/s) |
15 |
(2)分析表中的数据,小车全程是做匀速运动吗?为什么?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通过对这两个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如图,把两只手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然后,先把左手放入温水中,感觉温水的冷热程度;再把右手放入温水中,感觉温水的冷热程度。先后两次对温水冷热程度的感觉是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左手感觉热些”、“右手感觉热些”或“一样热”)。这一现象表明____________(选填“‘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只凭感觉判断温度是可靠的”或“只凭感觉判断温度是不可靠的”)。
如图是研究碘的物态变化的实验装置。当碘吸收热量后,直接升华成碘蒸气;碘蒸气遇到较冷的玻璃板会_______(“吸收”或“放出”)热量,成固态的碘(填物态变化名称)
甲图中物体A的长度是 _________ cm。乙图中温度计的示数是 _______℃。丙图中体温计示数为______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