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后汉书》中记载:“共舆而驰,同舟共济,舆倾舟覆,患实共之。”《淮南子》中也说:“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这些古语都表明团结就是力量,要发挥集体的作用。
材料二:台湾知名作家柏杨老人在《丑陋的中国人》一书中这样写道:“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三个中国人是条虫”。这句看起来刺眼的话,却提醒每一个中国人要增强团结意识。
根据材料,请你回答:
(1)你是如何理解个人和集体的关系的?
(2)发挥集体力量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小明是小丽的同班同学,经常向小丽请教学习上的问题,小丽很乐意帮助他,两人逐渐成为了好朋友。有一天,小明偷偷地递了张纸条给小丽,约她一起去郊游。
(1)你作为小丽的同学,你认为她应该怎样做?为什么?
(2)在男女生交往中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家是每个人最熟悉的地方,是一个充满亲情的地方。让我们一起回顾父母之爱,抒发感恩之情,落实感恩行动吧。
(1)打开记忆,请写出父母平时对你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2)感恩行动: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你做得怎么样呢?请你联系自身实际,完成以下内容。
①孝敬父母,我已经做到的有:
②孝敬父母,我暂时还没有做到的有:
③孝敬父母,我准备这样做:
一位英国男孩David到西安交流学习。这期间住在小刚家中,很快和小刚交上了朋友。David对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很感兴趣,不断向小刚学习中国文化,并且向小刚介绍英国文化,虽然有时会出现矛盾,但他们相处的比较开心。
(1)假如你是小刚,你会想David 介绍中华民族哪些传统文化?(举两例)
(2)假如你被选为中国文化大使,你将如何做一名友好往来的的使者?
小芳学琴五年了,她恨透了钢琴和小提琴。她对父母时常提醒自己“别忘了练琴”之类的话尤其反感,甚至听到他们提醒“快起床”、“早些休息”、“快练琴”的话都心生厌倦,更不用提父母过问她的学习成绩了。有时,她从心里讨厌她的父母。总之,小芳反感父母说的每一句话。
(1)你认为小芳的表现属于什么心理现象?
(2)请你告诉小芳,如果不设法调整,将给她带来哪些危害?
下面是几个同学交往的场景:
A.男同学小军经常在上课时间传纸条给女同学小雪。 |
B.女同学小敏有道数学题不会做,去向男同学小刚请教,小刚热心地为其解释。 |
C.男同学小耿见女同学小慧不小心碰掉了他的课本,就厉声斥责。 |
D.男同学小权和小琛看到一社会青年骚扰女同学小芳,就上前制止,并护送小芳回家。 |
(1)上述情景哪些属于男女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哪些不是?
(2)男女同学之间正常交往需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