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家风”,这一浸润着中华传统文化的词汇,因央视《新春走基层》节目而重新跃入人们的视野,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家国情怀教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的家规祖训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青年既要传承家训文化,也要培育家国情怀。

(1)写出值得你骄傲的家风和你传承家风的具体行动。
(2)某班经常组织同学们开展一些奉献爱心、服务社会的活动,将浓浓的家国情怀转化为具体的亲社会行为。这既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个人成长的需要。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做到亲近社会?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传承文明】
材料一:2014年8月26日中央宣传部在中央电视台向全社会公开发布“时代楷模”刘伦堂、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公安消防大队的先进事迹。

材料二:全国人大常委会今天下午经表决通过,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材料三:中共中央号召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活动。
(1)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你能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时代楷模美在哪里?他们的行为给我们哪些启示?
(3)我们要学习革命先烈身上怎样的民族精神
(4)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任务是什么?青少年为什么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某校九年级学生开展“共话民生”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1)问题调查:调查了解你所在地区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你会采取怎样的调查方式?
信息梳理:经过调查,大家梳理出排在前三位的热点民生问题:房价节节攀升,百姓“望房兴叹”;行业间收入分配差距大,垄断行业“高高在上”;看病难、看病贵,药价,诊费何时“真正减肥”。
(2)这些民生问题集中体现了我国现阶段社会存在着怎样的主要矛盾?面对主要矛盾我国现阶段的总任务是什么?
(3)共话民生:谈谈政府着力解决这些民生问题的意义。

为提高学生认清国情的能力,培养中学生的责任意识,某校开展了“关心祖国发展,开拓美好未来”的主题活动,以下是活动小组准备的热点素材,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下列任务。
收入增长——民生篇

年份
GDP(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1978年
3 645
343
134
206
2013年
568 845
26 955
8 896
258 267

(1)从材料中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推进法治——法治篇
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通过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决定。同学们对此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2)“全面依法治国”是根据什么总依据确定的?它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书香社会——文化篇
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文化发展成果,是我们文化发展的最根本的目的,我们要努力建设书香社会。
(3)建设书香社会属于___________建设? 建设“书香社会”有何意义?
百姓期待——建议篇
2015年全国两会前,新华网和人民网分别推出两会热点调查专题,已有约400万人次参与,大家纷纷写出了自己的期待。
(4)请仿照下列网友的留帖,写出自己的期待(写出期望与目的)。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民族和国家生存的前提条件。盐城市某初级中学九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关注文化繁荣,促进文化发展”的主题探究活动。假如你是该班的一员,请你一起参与探究和实践。
【经典感悟】
该班同学通过上网等方式收集到如下材料: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厚滋养,试举两例。
示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友情提示:答案与示例重复者不得分)
【精神引领】
信息一:“中国好人”上演盐城好人接力赛,4月30日,我市基层派出所教导员王成女被列入4月份“中国好人榜”。我市已连续4个多月均有市民荣登“中国好人榜”。入选人数居全省第一。一座城市因为一群好人而声名远播,“厚德盐城”已成为我市的文化名片。
信息二:一群人感动一座城,一座城影响一群人。盐城机场给先进典型制作VIP卡,乘机时开辟“绿色通道”;公交部门给先进典型发放免费乘车卡;金融机构向先进典型提供“道德贷”… …与“厚德盐城”同行,越来越多的盐城人在向文明看齐。

(2)请阅读上述信息,运用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厚德盐城”建设对个人、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
【文化传承】
2014年9月新学期开始,“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句诗就消失在上海小学一年级新教材中,同时被删的还有7首经典诗作。这一事情引起广泛热议。习近平总书记也表示,要将传统经典文化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3)请你对如何“将传统经典文化嵌在学生脑子里”谈谈你的给力主张。(至少两个角度)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西藏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统计表

注: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创造了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发展奇迹。
材料二: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怒江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考察时强调:“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材料一中我们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2)请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依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