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近代诗人褚维垲在诗中说:“都门被围御园火,五口通商弭兵祸。骎骎自海达长江,惟所欲为无不可。”对该诗理解不正确的是

A.“御园火”是指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五口通商”开始于甲午中日战争后
C.该诗描述了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D.该诗反映了中国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中日邦交正常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很显然的,日本帝国主义既要进行华北的分离运动,那么,它就必须在军事上造成以控制华北的首脑——平津的形势,才能遂行其政治阴谋;卢沟桥在地理上既占着很重要的地位,是以一旦日军占据卢沟桥……日本在华北即取得了政治和军事的两重控制。”材料应该是()

A.日本军部发动侵华战争的文件
B.全面侵华战争爆发的原因分析
C.国民政府正面战场抗战的证据
D.发动百团大战的必要性之说明

……从经济增长的角度看,……该时期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成功,国民收入年均增长8.9%,农业和工业产量的增长每年平均约38%和187%,但是这个成就也是付出沉重代价的,它使中国的供求关系由市场机制参与调节的基本平衡转变为国家为中心的实行资源配置的“短缺经济”。这一时期指的应该是()

A.指令性经济计划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改革开放初期 D.国家宏观调控时期

观察下图相关信息,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被纳入生产合作社的轨道
B.是对私有工业的和平改造
C.采取公私合营的经营方式
D.国营经济建立的必经之路

【原创】“1832年英国的议会改革明显的降低了选民的财产和身份要求,工业资产阶级和农村中的富裕农民也得到了选举权,选民人数也大大的增加了,据史料记载当年英国甚至有16%的成年男子得到选举权”,请问,对于该项改革正确的评价包括()
①该项改革使行政权逐步转移至内阁手中
②该项改革使民主主体得以扩大至普通公民
③该项改革是在以和平的方式在削弱贵族的保守势力
④该项改革使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更多政治权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 D.③④

《马关条约》签订期间,美国国务卿葛礼山召见清朝驻美公使杨儒,指出:“日本之要求当与不当,本官虽难以说明,但请清国对今日之状况加以重新考虑。如清国因有足以挽回今日处境之良策,而特意拖延和平条约之批准,日本则将从事更大规模之战争。此时,欧洲各国终将乘机纠缠于两国之间,努力满足其各自欲望。其结果,清国终将不止于失掉辽东,犹恐失去较此更为广大之领土。” 这反映出美国在中日问题上

A.保持传统“中立”积极调停 B.预见到列强将瓜分中国
C.偏袒日本以便于进一步扩张 D.尊重中国领土主权完整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