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实验小组欲以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和质量的关系”。图中A为小车,B为装有砝码的小盘,C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车通过纸带与电火花计时器相连,小车的质量为m1,小盘(及砝码)的质量为m2。(g取9.8m/s2)
(1)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为 ,频率为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
B.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时,应重新平衡摩擦力 |
C.本实验中应满足m2远小于m1的条件 |
D.在用图像探究小车加速度与受力的关系时,应作a-m1图像 |
(3)实验中,得到一条打点的纸带,如图乙所示,已知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且间距x1、x2、x3、x4、x5、x6已量出,则打点计时器打下F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的计算式为vF= ,小车加速度的计算式a= 。
(4)某同学平衡好摩擦阻力后,在保持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多次改变砝码重力,作出小车加速度a与砝码重力F的图像如图丙所示。若牛顿第二定律成立,则小车的质量为 kg,小盘的质量为 kg。
(5)实际上,在砝码的重力越来越大时,小车的加速度不能无限制地增大,将趋近于某一极限值,此极限值为 m/s2。
在测量玻璃的折射率实验中,某同学设计如下:将来有直角坐标系xOy的坐标纸固定在水平桌面上,OA是画在纸上的直线,在直线OA适当位置先后竖直插上P1、P2两枚大头针。将半圆形玻璃砖放在纸面上(如粗黑线所示,然后插上P3、P4大头针。只要测出直线OA与y轴正方向的夹角α,直线OP3与y轴负方向的夹角β,便可根据n=______________计算玻璃的折射率。其中他确定P3大头针位置的方法应当是:______________,其实验记录的情况如图所示。由于没有量角器,该同学用圆规做了一个以O为圆心,半径与玻璃砖相同的半圆(如图中虚线所示)。请你经过测量帮这位同学算出玻璃砖的折射率n=__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一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斜面上端,一小车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从斜面上滑下。下图是打出的纸带的一段。⑴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利用下图给出的数据可求出小车下滑的加速度a=_____。⑵为了求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所受的阻力,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用测得的量及加速度a表示阻力大小的计算式为f=_________。(图中单位:cm)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橡皮绳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个测力计把橡皮绳另一端拉到一个确定的点O。下面提供的后继操作步骤中错误的是。
A.实验中测力计必须与木板保持平行 |
B.读数时视线要正对测力计的刻度 |
C.实验中用两弹簧秤同时把橡皮绳的的另一端O点时,两弹簧秤之间的夹角不得大于90° |
D.实验时先用一把弹簧秤拉橡皮绳并使读数达到最大值,再用另一把弹簧秤拉橡皮绳,使它的另一端与O点重合。 |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某次实验中,质量m=1kg的重物自由下落,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如图所示(相邻记数点时间间隔为0.02s,g取9.8m/s2,有数值计算的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那么:
(1)纸带的________(填“左”或“右”)端与重物相连;
(2)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B时,物体的速度vB=________;
(3)从起点P到打下计数点B的过程中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量△EP=_____,此过程中物体动能的增加量△Ek=______;
(4)通过计算,数值上△EP________△Ek(填“<”、“ >”或 “=”),这是因为____________。
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中,弹簧弹力的大小为F,弹簧的形变量(伸长量或压缩量)为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k的具体数值只能用逐个计算的方法求出来,而没有其他的方法 |
B.如果没有测出弹簧原长,用弹簧长度L代替x,F-L图线也是过原点的一条直线 |
C.利用F-x直线可求出k值 |
D.实验时要把所有点连到线上,才能探索得到真实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