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P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有几项
①人体成熟的红细胞、蛙的红细胞、鸡的红细胞中均能合成ATP
②若细胞内Na+浓度偏高,为维持Na+浓度的稳定,细胞消耗ATP的量增加
③ATP中的“A”与构成DNA、RNA中的碱基“A”不是同一物质
④ATP是细胞中绝大多数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的直接供能物质
⑤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过程中不消耗ATP
⑥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
A.0项 B.1项 C.2项 D.3项
肺炎双球菌中的S型具有多糖类荚膜,R型则不具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能够产生一些具有荚膜的细菌 |
B.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DNA的完全水解产物,不能够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 |
C.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DNA,能够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 |
D.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和蛋白质,不能够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 |
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减数分裂包括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②在次级卵母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
③着丝点在第一次分裂后期一分为二④减数分裂的结果,染色体数减半,DNA数不变
⑤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⑥联会后染色体复制,形成四分体
⑦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第二次分裂的末期
A.①②③ | B.④⑤⑥ | C.①⑤ | D.⑥⑦ |
下列属于细胞分化、癌变和衰老的共同表现的是
A.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 |
B.新陈代谢速率减慢 |
C.遗传物质改变 |
D.细胞膜的通透性降低 |
科学家利用“同位素标记法”搞清了许多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15N标记核苷酸搞清了分裂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变化规律 |
B.用18O标记H2O和CO2有力地证明了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
C.用14C标记CO2最终探明了CO2中碳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
D.用33S标记噬菌体的DNA并以此侵染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
根据下面光合作用图解,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⑥过程发生在哪绿体内的基质中 |
B.⑤过程发生在叶绿体中的类囊体薄膜上 |
C.图示①~④依次为[H]、ATP、CO2、(CH2O) |
D.②的化学性质不稳定,其分解过程不需要酶的催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