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研究物体平抛运动”的实验中,可以描绘平抛物体运动轨迹和求物体的平抛初速度,实验简要步骤如下:
A.让小球多次从①________________位置②__________________释放,记下小球穿过卡片孔的一系列位置;
B.安装好器材,注意斜槽末端水平和平板竖直,记下小球在斜槽末端O点时球心在白纸上的投影点的位置和过O点的竖直线,检测斜槽末端水平的方法是③___________________
C.测出曲线上某点的坐标x、y,用=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算出该小球的平抛初速度,实验需要对多个点求
的值,然后求它们的平均值。
D.取下白纸,以O为原点,以竖直线为轴建立坐标系,用平滑曲线画平抛轨迹
上述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为⑤________________(只排列序号即可)
(2)如图所示,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变长L=1.25cm,若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的A.B.C.d所示,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的计算式为=⑥_________(用L、g表示)。其值是⑦__________(取
),小球在b点的速率是⑧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如图所示,某同学在研究平抛运动的试验中,在小方格纸上画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后,又在轨迹上取初a,b,c,d四个点(轨迹已檫去)。已知小方格纸的边长为L=2.5cm,g=10m/s2.请你根据小方格纸上的信息,通过分析计算,完成下面几个问题:
(1)小球从 ab,b
c,c
d所经历的时间————————————(填“相等”或“不相等”)。
(2)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是自由落体运动,根据小球从ab,b
c,c
d的竖直方向位移差,求出小球在上述过程中的时间为——————————————。
(3)再根据水平位移,求出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0=——————————
(4)从抛出点到b点所经历的时间为————————————————————。
如图所示,利用斜面小槽等器材研究平抛运动。让钢球从斜槽上滚下,经过水平槽飞出后做平抛运动,设法用铅笔描出小球经过的某一位置。若每次都使钢球在斜槽上同一位置滚下,通过多次试验,在竖直白纸上记录钢球所经过的多个位置,连起来就得到钢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
(1)某同学在安装实验装置和进行其余的操作时都准确无误,他在分析数据时所建立的坐标系如图所示。他的错误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同学在描出的平抛运动轨迹图上任取一点(x,y).运用公式————————————————求小球的初速度时,这样测得的平抛初速度值与真实值相比——————————(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测定激光的波长的实验装置如图9(a)所示,激光器发出的一束直径很小的红色激光进入一个一端装有双缝、另一端装有感光片的遮光筒,感光片的位置上出现一排等距的亮点,图9(b)中的黑点代表亮点的中心位置.
图9
(1)这个现象说明激光具有________________性.
(2)通过测量相邻光点的距离可算出激光的波长,据资料介绍,如果双缝的缝间距离为a,双缝到感光片的距离为L,感光片上相邻两光点间的距离为b,则激光的波长λ=.
该同学测得L=1.0000 m、缝间距a=0.220 mm,用带十分度游标的卡尺测感光片上的点的距离时,尺与点的中心位置如图9(b)所示.
图9(b)图中第1到第4个光点的距离是____________ mm.实验中激光的波长λ=________ 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电源电动势E及电阻R1和R2的阻值。实验器材有:待测电源E(不计内阻),待测电阻R1、R2,电压表V(量程为3.0 V,内阻很大),电阻箱R(0~99.99 Ω),单刀单掷开关S1,单刀双掷开关S2,导线若干。
(1)测电阻R1的阻值:先闭合S1,将S2切换到a,调节电阻箱,读出其示数r和对应的电压表示数U1,保持电阻箱示数不变,再将S2切换到b,读出电压表的示数U2,则电阻R1的表达式为R1=_____________。
(2)若测得电阻R1=1.8 Ω,接着测电源电动势E和电阻R2的阻值。实验方法:闭合S1,将S2切换到a,多次调节电阻箱,读出多组电阻箱示数R和对应的电压表示数U,由测得的数据,绘出图示的图线。则电源电动势E=________V,电阻R2=________Ω(保留2位有效数字)。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接在低压的交流电源上(频率为f),从实验打出的几条纸带中选出一条理想纸带,如图所示。选取纸带上打出的连续5个点A、B、C、D、E,测出A点与起始点O的距离为s0,点A、C间的距离为s1,点C、E间的距离为s2。已知重锤的质量为m,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
(1)从起始点O开始到打下C点的过程中,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Ep=____________,重锤动能的增加量为△Ek=____________。
(2)根据题设条件,还可利用重锤下落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______。经过计算可知,测量值比当地重力加速度的真实值要小,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