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为“中国地势的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地势特征为    ,呈      状分布。第二阶梯主要的地形类型为      
(2)甲为我国第二大平原    ,乙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丙是我国最大的盆地   
(3)分析我国这种地势特点对气候、河流和水运的影响:
①对气候的影响:便于海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使我国    部地区形成丰沛的降水。
②对水运的影响:方便东西交通,沟通    与内陆的交通。
③对河流流向的影响: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向    流。
④对水能的影响:河流在    处,落差大,水流急,水能丰富,适合建水电站。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地势三大阶梯的分界线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图,回答问题。

(1)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和第十一届政协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分别于2012年3月5日-14日和3月3日-13日在北京召开。由此说明北京的城市职能之一是(

A. 全国的政治中心
B. 全国的经济中心
C. 全国的文化中心
D. 国际交往中心

(2)家住北京的中学生小明乘火车,沿京包-包兰线、线,从北京到乌鲁木齐进行观光考察。后来小明翻越①山脉进入了塔里木盆地,游览沙漠景观。在新疆逗留期间,还游览了如图所示的当地著名的引水工程是

(3)小明发现当地的瓜果特别甜,请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特点说明原因:

(4)后来,小明又经青海从西宁乘火车沿线到了拉萨。
(5)划分甲、丙两区域的主导因素是。下列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属于丁区域的是。请简要说明原因:

读图,回答问题。

(1)第30届夏季奥运会于2012年7月27日20时12分在英国伦敦(当地时间)开幕,广州的王先生乘船去伦敦观看开幕式,他的航行路线如上图所示。王先生在伦敦现场观看奥运会开幕式的同时,他广州的朋友却是在北京时间28日凌晨观看电视直播,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航行中经过的A是洋,B是运河。
(2)王先生在伦敦期间,发现当地人的餐桌上常见牛排、奶油、奶酪等食品,与广州大不一样,而且当地人多有出门带雨伞的习惯。通过对当地气温、降水和相关资料的分析,王先生知道了欧洲西部主要属于气候,具有终年温和湿润的特点。同时,地形以平原为主,草场广布,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业发达。
(3)图中C山脉是亚欧两洲分界线的一段。亚洲的地势特点是,据图中信息判断的依据是
(4)在全球70亿人口中,有40多亿人生活在亚洲,众多的人口,对资源和环境产生了沉重的压力。把A、B两项内容,按因果关系填入右面的框图中。
A.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加重
B.土地肥力下降
(5)图中字母D所示国家是

读图,回答问题。

(1)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其经纬度位置大致是
(2)钓鱼岛与基隆的图上距离约是3.8厘米,实地距离约是千米。
(3)写出图中省级行政区域单位A的名称(填简称)。
(4)图中所示山脉为台湾山脉,该山脉东西两侧坡度较陡的一侧是,判断理由是
(5)台湾岛上主要工业和城市集中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这种分布特点的形成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

某中学开展"关爱母亲河"综合实践活动,活动小组通过数据分析、实地考察、实验探究等活动,对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进行调查研究。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内容完成问题。

图15
表2黄河各段监测水土流失数据表

黄河沿岸监测点
兰州
河口
龙门
陕县
利津
年平均含沙量/千克/立方米
3.48
6.67
33.3
37.7
24.7
年平均输沙量/亿吨
1.19
1.67
11.2
16.0
11.5

Ⅰ.数据分析:读图15和表2,黄河流经()游黄土高原,含沙量明显增加。原因:黄土高原土层(),植被(),一遇暴雨,大量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

1.

A.

B.

C.

2.

A.

疏松

B.

坚实

C.

瘠薄

3.

A.

破坏严重

B.

茂密

C.

单一

Ⅱ.实地考察:黄河下游素有"()"之称。原因:黄河进入下游平原,河道变(),坡度变缓,河水流速(),携带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

4.

A.

地下河

B.

黄金水道

C.

地上河

5.

A.

B.

C.

6.

A.

加快

B.

变慢

C.

不变

7.

A.

抬高

B.

降低

C.

坍塌

Ⅲ.实验探究: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读图16,甲、乙、丙中沙土最多的是()。
结论:同等降水量,同等坡度,植被越繁茂,水土流失越() 。因此,为了保持水土,可采取的生态建设措施:() 。

图16

8.

A.

B.

C.

9.

A.

B.

C.

10.

A.

植树种草

B.

大力发展畜牧业

C.

修建水库

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是这样看待中国的:他首先把中国分成东部与西部,再分别分成南北两部分,形成如下图①、②、③、④四块区域,并把四块区域命名为"绿色中国"、"黄色中国"、"银色中国"和"金色中国"。读材料完成问题。

1.

如果说"金色中国"代表着我国黄沙漫漫,戈壁广布的大西北,那么下列区域命名与图14中的区域位置对应正确的是(

"黄色中国"--①
"银色中国"--②
"绿色中国"--③
"金色中国"一一④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

应该说这位教授对中国领土的分区还缺一部分,请你给这一部分命名(

A.

黑色中国

B.

白色中国

C.

红色中国

D.

蓝色中国

这位德国教授手上有两张中国的城市明信片(见A、B图),他想进一步了解这两个城市的地理特征,请你将下列资料整理归类后介绍给他。
①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 ②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③北依燕山、西临太行山
④我国最大的城市⑤沟通沿海经济带和长江沿江经济带⑥历史悠久的古城

3.

图片A所在城市的特征(

A. ①②③ B. ①③⑥ C. ②③④ D. ④⑤⑥
4.

图片B所在城市的特征(

A. ②④⑤ B. ④⑤⑥ C. ②③④ D. ③④⑤

6月1日这位德国教授来中国访问,当天早晨5:30飞机到达首都机场,下午14:00他要出席在上海市中心召开的一个国际性会议,他想体验一下中国的京沪高铁。

5.

请你根据表1,为他选择一趟合适的高铁车次(

表1京沪高铁部分车次运行时刻表

A. G101 B. G31 C. G105 D. G129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