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面对能源枯竭的危机,提高能源利用率和开辟新能源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方向。
(1) “生物质”是由植物或动物生命体衍生得到的物质的总和。生物质能主要是指用树木、庄稼、草类等植物直接或间接提供的能量.秸秆、杂草等废弃物经微生物发酵之后,便可以产生沼气,利用沼气是解决人类能源危机的重要途径之一。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利用生物质能就是间接利用太阳能,生物质能是可再生能源
B.生物质能是解决农村能源的重要途径之一
C.生物质能的缺点是严重污染环境
D.若建立沼气发电站,则可以实现把生物质能转化为电能

(2)工业上利用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H4)与CO2进行高温重整制备CO和H2,已知CH4、H2和CO的燃烧热(△H)分别为 -890.3 KJ·mol-1、-285.8 KJ·mol-1、-283.0 KJ·mol-1,则该重整的热化学方式为                       
(3)一定量的CO2与足量的碳在体积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中反应:
C(s) +CO2(g )2CO(g),平衡时,体系中气体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气体分压(P )=气体总压(P )×体积分数,则925℃时,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的化学平衡常数=          。T℃时,若充入等体积的CO2和CO,平衡                         (填“正向移动、逆向移动、不移动”)。

(4)如下图是一个二甲醚(CH3OCH3)燃料电池工作时的示意图,
①若乙池为粗铜的电解精炼,电解质为硫酸铜,则N电极材料为                    
②若乙池中M、N为惰性电极,电解质为足量硝酸银溶液,写出乙池中电解的化学方程式            。乙池中某一电极析出金属银2.16g时,溶液的体积为200mL,则常温下乙池中溶液的pH为           
③通入二甲醚的铂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若该电池的理论输出电压为1.0V,则该电池的能量密度=          kW·h·kg-1(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能量密度=电池输出电能/燃料质量,1kW·h=3.6×106J,法拉第常数F=9.65×l04C·mol-1 )。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乙炔的燃烧 探究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化学电源新型电池 探究电解池作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现有①BaCl2②金刚石③碘片 ④冰 ⑤Na2SO4五种物质,按下列要求回答(填编号)
(1)熔化时不需要破坏化学键的是,熔化时需要破坏共价键的是
(2)只有离子键的物质是,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有下列各组物质

A.O2和O3
B.12C和13C
C.CH3—CH2—CH2—CH3
D.H2O和D2O

E.液氯和氯气
F.CO(NH22和NH4CNO
G.C60和金刚石
(1)组两物质互为同位素;
(2)组两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
(3)组两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
(4)组中两物质是同一物质。

(1)请写出下列微粒的电子式:Na2S,CO2
(2)请写出下列微粒的结构式:O2,NH3
(3)请写出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Al3+,Cl

(7分)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向CH3COOH水溶液中加入水,平衡CH3COOH H++CH3COO将向(填“正反应方向”、“逆反应方向”或“不”)移动,达到新的平衡状态时,溶液中c(CH3COO)与原平衡时相比(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溶液中c(OH) 与原平衡时相比(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K通常表示化学平衡常数,对于反应Cl2+ H2OH++Clˉ+HClO其化学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pH=1和pH=2的盐酸,c(H)之比为1︰2
B.某溶液中存在的离子只有Cl-、OH-、NH4+、H+,该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不可能为c(Cl-) > c(H+) > c(NH4+)>c(OH)
C.0.1 mol·L-1的NaHCO3溶液中: c(Na+)>c(HCO3) >c(CO32-) >c (H2CO3)
D.升高温度,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一定增大

E.某温度下,相同体积、相同pH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pH随溶液体积V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II为醋酸稀释时pH的变化曲线,且a、b两点水的电离程度:a<b

(5分)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为,它可通过不同化学反应分别制得B、C、D和E四种物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有机物A中官能团的名称:
(2)在A~D四种物质中,与E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填代号)。
(3)写出有机物C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