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余秋雨的一系列“文化散文”中,始终贯彻着一个鲜明的主题: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问。“我小说中的人物事件确实是在中国这块土地上长起来的。我不了解很多国家,但我了解中国和中国人民。中国大地是我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因”。这说明(   )

A.文学作品都以作者独特的生活阅历为原型进行创作的
B.文学作品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真实再现
C.文学创作以社会生活为源泉,其实质是一种特殊的审美创造
D.文学创作是人类为自身审美需要而进行的特殊物质生产活动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文化创新的途径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北京市2013年为群众拟办的重要实事中,属于政府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是(  )
①对26条小区出行路、断头路等道路开展路灯改造工作
②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提供21个学科数字化名师授课资源
③加大就业工作力度,本市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不低于95%
④实现大型乳制品生产企业、畜禽产品生产企业的产品可追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人大代表,首先要能“代”,就是代表人民,为人民办事;其次要善于“表”,就是要能充分表达选民的意愿、呼声。只有做到了“代”与“表”,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人大代表。因此,要成为一个合格的人大代表,就必须(  )

A.依法行使职权, 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B.认真审议议案,决定国家重大事项
C.坚持依法行政,密切联系人民群众 D.努力服务人民,听取反映人民要求

某村300名村民因质疑县政府对该村的征地批复,向县政府提出行政复议,遭到拒绝后,村民将县政府告上法庭。经法院审理,判处该村村民胜诉。材料体现的对行政机关的监督形式有(  )
①社会与公民的监督 ②上级行政机关的监督
③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④司法机关的监督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动乱。”“如果一个国家出现动乱,那并非因为他们贫穷,而是因为他们想致富。”此为著名的“亨廷顿悖论”。我国要走出这一悖论,从政治体制改革的角度看必须(  )
①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化选举和监督机制
②建立一个强硬的政府,规范责任和决策机制
③完善党的领导方式,科学执政,依法行政
④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提高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和热情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正确认识和处理我国的民族关系,最根本的就是要始终不渝地坚持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推动民族互助,促进民族和谐。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①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基础
②民族地区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重要保证
③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
④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各民族平等和团结的前提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