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空气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1)利用膜分离法可制得富氧空气。当空气通过膜分离装置时,由于氧分子能透过膜而氮分子不能透过膜,就把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分离开了。分离过程中发生了              变化。
(2)利用膜分离获得的富氧空气可用于              (填一种用途)。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 探究氧气的性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现有H、C、O、Ca四种常见的元素,请选择用其中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各一种(用化学式表示):
①家庭装潢用的大理石的主要成分;②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
③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④实验室常用的液体燃料
(2)家庭厨房实际上是一个化学世界。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氯化钠是重要的调味品,它是由构成的(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②冰箱除味剂中的活性炭可以除去冰箱里的异味,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性。
③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以采取的灭火方法是

元素名称







(3)上表元素中,在地壳内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符号是; 在人体内含量最多的元素符号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符号是
(4)下列图示中,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填序号),属于化合物的是(填序号),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填序号)。选用上面表格中的元素,表示D图中的分子,其化学符号可能为。(填一种即可)

某化学小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A处放二氧化锰,B处放木炭,C中放澄清石灰水。
实验记录:
①使装置内充满氮气。②在B处点燃酒精灯,木炭不燃烧,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熄灭酒精灯;关闭K(其目的是)。③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取下注射器,吸入过氧化氢溶液,插入胶塞,注入液体,同时打开K,A处产生气体,B处木炭不燃烧,C中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④在B处点燃酒精灯,观察到。用化学方程式解释C处发生的现象。上述实验说明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A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还需补充的仪器是
(2)实验室用B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装置中要改正的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观察到,说明集气瓶中已充满二氧化碳。
(3)将上述实验收集的一瓶气体倒扣在燃着的蜡烛上(如图C所示),观察到蜡烛火焰更加明亮,一段时间后逐渐熄灭,则集气瓶中原有的气体是
(4)成语“釜底抽薪”的本意包含着灭火的原理,下列灭火方法也依据这个原理的是

A.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 B.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C.砍掉树木形成隔离带 D.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

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探测器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首次实现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察。
(1)“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的第三级采用燃料是液氢、助燃剂是液氧。 液氢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__,液氢应用于航天领域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氢能源是最理想的燃料,目前广泛使用还存在困难,如: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个)。
(2)“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的一、二级火箭用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作推进剂,两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3N2 ↑+2X↑+4H2O↑。试推断X的化学式为
(3)“嫦娥三号”的“玉兔”月球车可从携带的锂电池储备一定的能源。锂电池的工作原理是锂与二氧化锰反应生成LiMnO2,从能量转化角度看,该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

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建设“低碳城市”已成为人类的追求。

(1)随着人类消耗化石燃料煤、天然气和的急剧增加,导致增强,全球气候变暖。
(2)2014年青奥会即将在南京举行,为了控制汽车尾气给空气造成的污染,南京近期投入了一批液化天然气公交车。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为
(3)煤燃烧排放出(写化学式)等气体污染物,与雨水作用可形成酸雨,脱硫工程可以适度减少其影响。为提高煤的利用率,减少污染,可将煤转化为可燃性气体,其微观示意图如下: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属于反应(基本反应类型)。
(4)请举一例说明日常生活中符合“低碳生活”的做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