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校举办文化艺术节,内容有讲座《巴尔扎克与〈人间喜剧〉》,名画鉴赏《自由引导人民》,音乐会《天鹅湖》、《胡桃夹子》等。这些作品所涉及的主要风格依次是(   )

A.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 古典主义 B.现实主义 印象主义 民族乐派
C.批判现实主义 印象主义 古典主义 D.批判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 民族乐派[来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条约签订后,清廷希望再开谈判,以免除关税为代价,换取外族放弃公使驻京、江河通路、内地游历和归还广东省城。这从本质上反映了清政府

A.以关税作为谈判的重要筹码 B.重视维护国家主权与尊严
C.竭力保全华夷之间的樊篱 D.对“贸易立国”缺乏清醒认识

清朝末年,中国开始与西方工业文明接触,如李鸿章已深感“洋机器于耕、织、印刷、陶罐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之用。妙在借水火之力,以省人之劳费。”于是主张“设机器局自为制造,轮船、铁路自为转运”以便“为内地开拓生计。”但当时朝野人士, 鉴于时局的严峻,亦赞成利用机器,但多主张以制造何者为先?

A.轮船、铁路 B.铁路、织机 C.织机、枪械 D.枪械、轮船

右表是清朝乾隆时期常年粮价

地区
价格
江苏
米谷每石中价1.5~1.6两白银
湖广
米每石1.4~2两白银
江西
米每仓石1.5~2.3两白银
山西(部分地区)
米麦每石1.5~2两白银
山东(兖州、泰安)
粟米每仓石1.4~1.8两白银

对上述经济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 太湖流域成为最重要产粮区 B. 南北各地之间商业联系加强
C. 粮食开始进入市场成为商品 D. 南北方经济地位趋向平衡

某时期中,道教开始盛行“神仙须下凡,历经劫难”的想法,神仙须在人世行善立功,造福庶民,才能修得正果,重返天庭,位列仙班。这类故事反映道教因应当时社会变迁,因此强调参与、改善社会。这种社会变迁是指

A.汉末工商濒临破产,故太平道要救济生民
B.唐代门阀制度即将崩溃,故道教重视立功
C.宋代庶民社会崛起,故道教强调入世苦行
D.明清社会贫富不均,故道教提倡行善济民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认为:“汉代的选举,是由封建贵族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唐代的公开竞选,是由门第特殊阶级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这表明汉唐选官制度

A.适应了阶层关系变动 B.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C.选拔方式日益公开 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