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称为“达尔文的斗犬”的英国著名学者赫胥黎认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一原理同样适用于人类;严复翻译赫胥黎的《天演论》把进化当作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共同规律。两者给东西方带来的共同影响是( )
| A.根本上否定了上帝的权威 |
| B.直接导致中英两国的政治改革 |
| C.开始了民主、科学的启蒙 |
| D.改变了部分知识分子的世界观 |
某年出版的日本报纸,关于中国事件的报道,使用了下列小标题:“点燃革命之火”“武汉的形势”“排满兴汉宣言”“列国的态度”等。这些文章集中报道的可能是( )
| A.太平天国运动 | B.辛亥革命 |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 |
历史漫画能生动地反映或揭示历史本质。下列两幅漫画深刻揭示了()
| A.英国侵略者通过《南京条约》割占了中国香港岛 |
| B.中国近代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
| C.英国侵略者通过看木偶戏来庆祝自己占领了中国香港 |
| D.政治腐败,官员贪图享乐是清对外战争的失败的根源 |
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商人颠地手指中国一个精美的彩色瓷瓶嚣张的说:这就是清朝的形象,丰满、浑圆、骄傲、瞧不起世界的一切,它满身自以为是,但只要轻轻一碰,它就会粉身碎骨。从中可以看出鸦片战争中清朝粉身碎骨结局实质上反映了当时中国( )
| A.封建经济落后 | B.军事技术落后 |
| C.综合国力衰弱 | D.封建主义腐朽 |
“对欧洲人的仇恨如同烈火一般蔓延到全中国。……一场针对外国势力的仇恨和恶作剧以一种古老的形式爆发出来。”(H•G•韦尔斯《世界史纲》)这段材料描述的事件是( )
| A.太平天国运动 | B.义和团运动 |
| C.辛亥革命 | D.北伐战争 |
与鸦片战争相比,甲午战争发生时,整个世界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列强侵华的方式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在甲午战后签订的中日《马关条约》中,能够突出反映这一变化的是()
| A.赔款2亿两 | B.割台湾给日本 |
| C.通商口岸开放到长江上游 | D.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