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森林民族的原生文化,直接与高度发达的中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民族的飞跃”所描述的改革是
| A.楚国吴起改革 | B.商鞅变 法 |
| C.北魏孝文帝改革 | D.元忽必烈改革 |
《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是一部专论清末民初中国经济史的学术专著。该书在论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同时,也阐述了“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这种中国特色的产业革命精神应该在于追求( )
| A.完成工业化 | B.发展资本主义 |
| C.实现民族独立 | D.实现民主政治 |
张謇说过,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因此,他把纱厂的名字叫为“大生”。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 )
| A.发展民族工业 | B.应大力发展重工业 |
| C.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 | D.儒家思想指导商业 |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说:“中国自强运动的领袖们……他们起初只知道国防近代化的必要,但是他们在这条路上前进一步后,就发现必须再进一步。”“再进一步”的举动是( )
| A.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醒来向西方学习 |
| B.受实业救国思潮影响创办民族工业 |
| C.为求富创办采用机器生产的民用工业 |
| D.学习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度 |
如果将价格革命前欧洲拥有的货币总量设为100,按传统方式收取定额货币地租的封建地主拥有的货币总量(m)设为60,商人、新兴资产阶级、新贵族拥有的货币总量(n)设为40,若价格革命后欧洲货币总量上升为1000,那么,下列关于m、n的四组数据,可能正确的是( )
| A.m为700,n为300 | B.m为600,n为400 |
| C.m为500,n为500 | D.m为800,n为200 |
下图是某同学在学习工业革命时的笔记,内容出现了疏漏。请结合所学知识,a、b处应该补上的内容是( )
| A.冶炼业/城市化进程加快 |
| B.交通运输业/阶级产生分化 |
| C.服务业/机器制造机器 |
| D.交通运输业/机器制造机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