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这样写道:周以后的秦朝尽管存在时间短暂,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的分封制;这种帝国结构尽管偶尔也有失误,却一直持续到1912年最后一个王朝被推翻时才告终。这反映了作者的观点是

A.秦王朝延续了两千多年 B.肯定了郡县制取代分封制
C.秦帝国的结构十分完美 D.秦帝国的结构维持了持久的统治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西周时“一人(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有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公田变为私田 B.铁器牛耕的推广
C.国家走向统一 D.中国原始的自然崇拜

“昔者天子有争(同诤,下同)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材料说明“争臣”

A.有利于对各级官员的监察 B.有利于对天子诸侯的谏议
C.从法律上真正约束了王权 D.防止了各级政府决策失误

《礼记·表记》说:“夏道尊命,殷人尊神,周人尊礼。”对周人“尊礼”理解正确的是

A.否定天命神权,重视伦理道德
B.以人为本,创立完整的礼仪制度
C.以礼乐制度维护宗法分封制度
D.反对暴政,以儒家思想治理天下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是这样描述他认为的中国“第一个王朝”的:兴起于黄河流域北部。那时,中国人已经学会织造丝帛,发明了他们独特的文字系统,掌握了制造美观的陶器和青铜器的技术……依材料推断,作者认为的中国“第一个王朝”应是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某班历史学习小组在探究“工业文明的前奏”这一课题时,下列材料应该排除的是

A.《物种起源》 B.《权利法案》
C.《十日谈》 D.《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