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著名学者傅斯年在1920年曾指出:“从(1919年)五月四日以后,中国算有了社会了。中国人从发明世界以后,这一觉悟是一串的:第一层是国力的觉悟;第二层是政治的觉悟;现在是文化的觉悟,将来是社会的觉悟。”这里对“社会的觉悟”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中下层平民生活、思想和习俗的改造
B.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
C.知识分子民族和国家意识的增强
D.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传播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主要理论贡献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 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下列事件的革命模式与此思想相悖的是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

1922年创刊的《今日》曾刊发了大量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译著文章,对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该刊的主办者却曾反对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坚持认为中共放弃社会主义革命而从事民主主义革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变节”。这说明

A.中共民主革命纲领违背了马克思主义 B.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
C.将马克思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任重道远 D.当时存在着大量伪马克思主义者

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中国的报纸对革命进程一直非常关注。但最初多持“乱事”、“乱党”等否定立场,但1918年5月后却又逐渐转变为称俄国为“民主友邦”等肯定和赞美的态度。导致中国报纸立场变化因素包括
①孙中山“三大政策”的确立②国人对十月革命认识的深入
③早期共产主义者的贡献④国人对中国革命道路的反思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912年,宋教仁以国民党代理事长身份参与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选举时说:“我们要在国会里头获得半数以上的议席,进而在朝,就可以组成一党的责任内阁;退而在野,也可以严密地监督政府……“宋教仁试图成立的“内阁”在组织形式上与下列哪个国家相似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毛泽东称赞《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其中“革命性、民主性”主要是指《临时约法》

A.规定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 B.从根本上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C.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D.不承认清廷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