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出现了经济作物种植专业化的趋势。当时在南方有菜园户、漆户、药户、花户、果农、菜农、蔗农等专业经营者。这种现象出现的基础是( )
| A.政府经济政策的引导 | B.自然经济结构的变动 |
| C.粮食生产的大力增长 | D.国内外市场的扩大 |
郑和下西洋成为古代中国走向海洋的“绝唱”,这从根本上说明了()
| A.郑和时代,是我国古代国力最强盛的时代 |
| B.郑和下西洋是我国古代对外关系的转折点 |
| C.腐朽的封建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时代的要求 |
| D.以政治为目的的航海活动是不能持久的 |
以下数据摘自中国人口信息网,出现表格所示现象的原因有()
| 时间(年) |
1661年(顺治十八年) |
1691年(康熙三十年) |
1751年(乾隆十六年) |
| 人口数(万) |
8490 |
11023 |
20560 |
①清朝初期政府鼓励生产,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②雍正时期推行初税亩,废除了人头税
③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放松,隐蔽人口现象减少
④清军入关后,鼓励商品经济发展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 | D.①③ |
明清时期,中央政权与周边少数民族的战争多具有反对分裂、维护统一的性质。下列选项不属于这一性质的是()
| A.清军与噶尔丹及其后继者的长期斗争 |
| B.平定“三藩之乱” |
| C.明中期与瓦剌的战争 |
| D.清前期与回部大小和卓的斗争 |
在古代,官方因急于将某些信息公之于众,便将“榜”作为一种传播信息的特殊工具。例如:靖康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殿前司降黄榜云:“金人游骑已及效畿。”该榜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 A.北方畜牧业向南扩展 | B.宋金联盟友好交往 |
| C.金军兵临东京 | D.金兵进攻临安 |
王建在《汴路即事》诗中写道:“天涯同此路人,人语各殊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诗中的“草市”指的是()
| A.固定的城市商品交易市场 | B.自然形成的乡村贸易集市 |
| C.通宵买卖的城市夜市 | D.繁荣的边疆茶马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