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德两国是“一战”交战双方的主要成员国。德国首先向法宣战,其后法国也对德宣战。在宣战之前,双方需要经过的合法程序是( )
A.德国:首相经皇帝同意后宣战; 法国:议会提出法案,总统同意后宣战 |
B.德国:皇帝提出法案,议会同意后宣战;法国:议会直接宣战 |
C.德国:皇帝直接宣战; 法国:总统提出法案,部长副署,议会同意后宣战 |
D.德国:皇帝直接宣战; 法国:总统经议会同意后宣战 |
毛泽东在1938年9月召开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说:“抗日战争的进行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组成中,国民党居于领导与基干的地位……统一战线以国共两党为基础,而两党中又以国民党为主干,我们承认这个事实。”对以上材料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共产党承认和拥护国民党在抗战中的领导地位 |
B.中国共产党成功化解消除了国共两党的矛盾 |
C.中国共产党的这一认识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
D.相持阶段的到来促使中国共产党加紧和国民党全面合作 |
1935年12月6日,中共中央《关于改变富农策略的决定》指出,加紧反对富农是不适当的,对于富农只取消其封建式剥削的部分,不没收其经营的土地、商业和财产,并应保障其扩大生产和发展工商业的自由。这一改变的主要目的是
A.粉碎国民党对根据地的围剿 | B.扩大全民族抗战的群众基础 |
C.巩固新生的中华苏维埃政权 | D.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 |
《字林西报》报道:1927年5月14日,上海最著名的买办世家席宝顺的儿子以反革命罪被捕,五天后,以认捐20万元的国家事业费被释放;5月16日,上海最大的酒业商人赵继镛被以同样罪名逮捕,交20万元后释放;棉纺织厂主许宝箴的儿子以共产党罪名被捕,交67万元后释放……。材料说明
A.北洋军阀政府勒索敲诈资本主义企业 |
B.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
C.近代民营企业发展缺乏安全的国内环境 |
D.国民政府在上海对企业征收重税以镇压革命 |
1923年中共“三大”指出:“对于工人农民之宣传与组织是我们特殊的责任;引导工人农民参加国民革命是我们的中心工作。”材料主要表明此时的中国共产党
A.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
B.以组织农民运动作为党的中心工作 |
C.开始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
D.缺乏对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 |
某思想家在20世纪初大声疾呼:“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灭也……其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归天然淘汰已耳!”从中可见,该思想家主张
A.打破保守观念,为新文化营造空间 |
B.剔除传统糟粕,重建儒家信仰 |
C.宣扬改革理念,为康梁变法造声势 |
D.遵循进化理论,任凭自然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