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的第二条规定: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与各该地方官公文往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从现代化史观看,五口通商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转型 |
| B.从全球史观看,中国逐渐被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
| C.从文明史观看,五处港口成为中西文明碰撞的前沿 |
| D.从社会史观看,五口通商有利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
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 A.制天命而用之 |
|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
| C.兼相爱、交相利 |
| D.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 |
人类文明发展的终极目标就是要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先秦思想家中能分别体现这两种和谐的是
| A.庄子、韩非子 | B.老子、孔子 |
| C.庄子、孔子 | D.孟子、荀子 |
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是()
| 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 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 |
|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 |
鸦片战争后不久,徐继畲在《瀛寰志略》中描写当时西方某国家:“帆樯云集,百货流通,富饶遂为西国之最。”该国家应是( )
| A.荷兰 | B.英国 | C.西班牙 | D.美国 |
经过长期的争夺,英国最终战胜法国,18世纪中期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这场斗争实质上反映了
| A.先进国家对落后国家的胜利 | B.先进社会制度对落后社会制度的胜利 |
| C.工业国家对农业国家的胜利 | D.海岛国家对大陆国家的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