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南京失守后的第三日,蒋介石发表《告全国国民书》,称:“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都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我全国同胞能晓然于敌人之鲸吞无可幸免,父告其子,兄勉其弟,人人敌忾,步步设防,则四千万方里国土以内,到处皆可造成有形、无形之坚强堡垒,以制敌之死命。”这表明蒋介石已经认识到(    )
①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一场持久抗战         ②必须以空间换时间来争取胜利
③民心团结的重要性                     ④共产党开辟的敌后战场是抗战主战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抗日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俄罗斯长篇小说《切温古尔》中有这样一段话:“令人费解的是,(红军来了)分了土地,却又把每一粒粮食都收走了。你们倒是自己去尝尝这样的土地的滋味吧。”按上述材料进行情景解读,符合史实的是
①背景: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陷于国内外反动势力的包围
②内容:苏维埃政府采取了余粮收集制,导致农民的不满
③后果:促使苏维埃政府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
④结论:落后的俄国难以建成社会主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罗斯福认为:“国家的义务之一就是要照顾那些在逆境下如无别人帮助都难以为生的公民……政府必须给这些不幸的公民以援助。”罗斯福新政中,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措施是

A.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 B.实行社会保障,增加就业
C.规定工人的工资标准和工作时间 D.恢复银行信用,保护储户利益

经济学界有句名言“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管得最好的政府”。它体现的经济思想盛行于

A.资本主义萌芽时期 B.工业革命时期
C.罗斯福新政时期 D.二战后初期

《全球通史》中有这样一段记述:“(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这段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是

A.兴起于重工业 B.欧美国家同时发生
C.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D.电力的广泛使用

马克思说:“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这些“革命因素的发展”的最重要的作用是

A.出现了“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 B.初步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的持续发展 D.促进了欧洲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