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彼得·诺兰说:“我认为对于任何经济,尤其是对中国这样一个非常贫穷的面临许多问题的经济来说,这是一个明智合理的策略,而任由经济发展,不采取任何调控措施是不合理的,这样会给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人民的生活及福祉造成极大困难。我一直深信中国在五十年代早期以及七十年代后半期之后,选择了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材料中说的“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指的是( )
A.推动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 | B.发挥政府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
C.加强市场机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 D.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 |
1880年7月法国政府规定:“凡1880年7月6日以前,因政治犯罪和因违反新闻法行为而被判刑者,一律赦免。”被赦免者既有巴黎公社的战士,也有君主派人士。这表明:在当时的法国
A.政府力图借助工人阶级确立共和制 |
B.君主派重新获得对共和派的政治优势 |
C.政府欲通过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共和制 |
D.左右两股政治力量严重危及共和制 |
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一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这里的“武器”是指
A.暴力革命 | B.代议制民主 |
C.先进的生产力 | D.科学社会主义 |
1815年,法国与英国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地位的失败,标志着伦敦对巴黎的胜利,标志着伦敦将成为世界的经济中心,而巴黎则不再可能。也许是从l789年大革命的爆发到1815年拿破仑战争的结束这26年的动荡折腾了法国,此后,法国就再也未能重现其往日作为“超级”大国的辉煌,她已经沦为二流强国。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A.说明法国往日曾经非常辉煌 |
B.分析法国在19世纪初落后于英国的原因 |
C.陈述19世纪初英、法两国势力的此消彼长 |
D.介绍从1789到1815年法国经历了26年的动荡 |
在世界近代历史上,曾出现如下国际分工:美洲和东欧提供自然资源,非洲提供奴隶劳动力,亚洲制造日常消费器和奢侈品,西欧则主要从事运输业、金融业和制造业。促成此分工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 | B.荷兰和英国的殖民掠夺 |
C.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 D.第二次工业革命 |
1689年《权利法案》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共同之处在于
A.确立责任内阁制 |
B.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基础 |
C.规定首相对议会负责 |
D.确立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