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彰显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伯里克利
材料二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材料三 “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民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摘自2004年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在国庆日的讲话
(1)据材料一,指出“我们的制度”具体民主性的表现。
(2)材料二出自哪一历史文献?其核心思想是什么?该文献的颁布使该国的政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说独立战争后,美国如何实现“把他们(统治者)关进笼子里”这一梦想的。
(4)你认为中国应该怎样“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两千多年前,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纵观历史,我国悲惨的近代史是从海洋开始,而今棘手的问题也是海洋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 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用他们的坚船利炮不断地侵略中国。请你写出中国近代史上遭受的第一次来自海上的侵略战争及其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材料一:御外之道,莫切于海防;海防之要,莫重于水师。
——《江苏巡抚吴元炳奏》(1874年)
⑵ 与吴元炳“重于水师”的奏议相对应,清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二:甲午一役,威海水陆之防,既毁于日本“东三省海防,奉天尤重。自日占旅、大,辽东半岛藩篱尽撤。”
⑶ 在“甲午一役”中,威海卫“水师” “毁于日本”具体指什么事件?由“藩篱尽撤”你会想到近代中国怎样的海防现状?
(4)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当前周边各国不断在我国钓鱼岛、南海诸岛等海域挑起争端。面对严峻的海洋主权形势,你认为我国应如何解决这些争端?(至少写出两点,2分)
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陈旭麓指出:“清朝自我封闭于世界潮流之外,沉醉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不肯醒来。”
⑴ 材料表明清朝统治者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对中国产生怎样的消极影响?
材料二:
⑵ 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填出图中空白处内容。
⑶ 依据当时的国情,你认为阻碍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⑷ 从这些思想主张的发展变化,你可以看出中国近代化探索经历哪三个阶段?
⑸ 结合以上探究,你对中国近代史的艰难起步有何认识?
关注热点新闻,学会用历史的眼光去看待问题。
新闻一:据美国广播公司(ABC)、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等媒体2014年11月4日报道,在两年一度的中期选举中,共和党率先获得国会参议院超过半数议席,在时隔多年后再度成为参议院多数党。奥巴马也将变为“跛脚鸭”总统,给他2016年的总统大选会带来更大的压力。
(1)总统竞选是政治民主的主要表现,请问是谁开创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先河?美国的民主政治制度有何特点?当今美国总统奥巴马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那么今天美国黑人的祖籍曾在哪个大洲?美国的黑奴制度又是在哪一事件后废除的?
新闻二:2014年8月8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记者会,王毅在回答记者有关中日关系问题时表示,“我想强调的是,2014不是1914,2014更不是1894,与其拿一战前的德国来做文章,不如以二战后的德国来作榜样。”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1914年、1894年分别发生了什么事情?一战前突出表现为哪两国之间的矛盾?要改善当前的中日关系,你认为日本方面应该怎样做?
新闻三:2014年11月10日,美国总统奥巴马乘坐专机抵达北京,展开为期3天的中国行程,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与习近平主席会面。美国白宫官员将奥巴马此次访华定位成一次“历史性事件”,称此访将把中美双边关系提升至新水平。
(3)材料中提到的“飞机”是谁最早发明的?“美国白宫官员将奥巴马此次访华定位成一次历史性事件,称此访将把中美双边关系提升至新水平。”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哪一年?奥巴马访华和出席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对世界、对中美关系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请从不同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4年5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历史上的反腐倡廉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强调,关键是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纵观中外历史,官员的产生和监督都有其独到之处 。
材料一:除十将军外,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以抽签的方式产生;公民大会是最高的权力机构;每个公民都有机会成为陪审员、议员、公民大会的轮值主席……
----选自北师大版历史教材
材料二:
材料三:
(1)材料一描述的是哪一国家的政治状况?(1分)请列举出该国的一位著名执政者?材料一提到的“每个公民”,你认为会是谁?
(2)图一中的情形开始于哪一文件颁布后?图二中权力被关进制度的笼子体现了启蒙运动中的哪一思想家的哪一主张?
(3)图三中负责监察百官的是哪一官职?图四是明朝的一个印章,该印章反映的是明朝监察百官的哪个特务机构?
(4)目前我国正在完善各项制度,加大反腐与监察力度。请你综合上述材料谈谈这样做的现实意义。
工业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对人类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深远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不断提高。
材料二:汽车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汽车缩短了空间的距离,减少了时间的差异,扩大了我们的活动区域,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
材料三:近年来城市的汽车越来越多,汽车排放的尾气是雾霾天气的一个因素。
材料四:在英国,肺结核、支气管炎、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已经成为常见病和导致死亡的最大原因。……1848年英国颁布了《公共卫生法》,1878年通过了《公共卫生条例》,至此英国基本上建立起了完整的资源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
——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1)材料一图一所示,英国煤产量从1790年后逐年增长,这与哪项重大发明有直接关系?英国工业革命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写出材料一图二所示的时期使人们进入了什么时代?
(2)请你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中的文字和所学知识,说明“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3)根据材料四概括指出英国治理环境问题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4)减少雾霾天气,从你我做起!如果请你拟一份“保护环境倡议书”,你会有怎样的倡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