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认真阅读下列两份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
高粱叶子青又青,
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
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
杀人放火真是凶!
中国军队好几十万,
“恭恭敬敬”让出沈阳城!
——民间小调
材料二:
(1)材料一描述的事件发生在哪一年?史称什么事件?;几十万军队奉谁的命令让出沈阳城?此人对日军进攻采取什么政策?
(2)由于实行这一政策,导致了1936年12月12日(材料二)什么事件的发生?事件的组织者是谁?发动这一事件目的是什么?
(3)中国共产党派谁为全权代表前往参加谈判,解决材料二反映的事件?这一事件在我党积极努力下最后得到怎样的解决?
(4)这一事件的解决有什么意义?
识图题
(1)看图一回答:它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叫什么?最早产生于什么时期
(2)图二:把下列字母填在图二的方框里
A北宋B西夏C 辽
追求思想解放,探寻政治文明是中外现代化探索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材料二在你睡觉时,你能获得保证,第二天醒来时,你的财产和昨天一样,没有丝毫变动,这是很大、很幸福、超乎许多国家的权利。
——伏尔泰《关于百科全书的问题》
请回答:
⑴打破封建专制和宗教神学的禁锢,把“人”从“神”手中解放出来,这是近代西方政治变革成功的前提。材料一反映了哪一历史时期的思想成果?其核心思想是什么?
⑵材料二中伏尔泰的主张在法国哪部文献中得到体现?请概括该文献的核心内容。
⑶“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请问1915年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国进步知识分子,高举什么旗帜掀起了哪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⑷综合上述内容,你认为这些文化运动或思想主张产生了哪些共同影响?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20世纪至今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三次大的改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战结束后,战胜的帝国主义国家通过两次会议的召开确立了战后国际“新秩序”;二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采取了“遏制共产主义”的“冷战”政策并由此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
材料二近年来,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态势,新兴大国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各国力争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材料三冷战消失了……为具有更加多元化特点的社会开启了大门。随着政治格局的演变,世界经济也呈现全球化特点。
请回答:
⑴二战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此格局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⑵材料二表明当今世界格局正朝着什么趋势发展?决定当今世界国与国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⑶“冷战”结束后,世界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多强”包括哪些国家?
⑷谈谈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观察下列两幅反映中日关系的图片,结合图片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⑴两幅图片反映的是哪两次战争的结果?造成两种不同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⑵图二场景的出现对中国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⑶从两幅图片能看出近代日本的发展与战争密切相关,这对今天中国的发展有什么启示?
1929年至l933年多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资产阶级统治者纷纷寻找出路。下面是一组反映美国和日本这两个重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危机之后一段历史的图片,请认真观察图片,回答问题。(16分)
二战前 |
二战中 |
二战后 |
![]() 田纳西水利工程中的水坝 |
![]() 美国在长崎投下第 二颗原子弹 |
![]() 美国学生在使用计算机 |
![]() 军国主义化的日本少年 |
![]() 日本偷袭珍珠港示意图 |
![]() 日本国民生产总值示意图 |
(1)为摆脱经济危机,美国和日本分别采取了什么对策?
(2)在二战中,美国和日本分别属于哪个战争阵营?它们参与二战的结果怎样?
(3)战后的五六十年代字美国和日本经济都获得了持续、较快发展。请简要分析美、日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共同原因。(回答两点即可)
(4)综合上述材料,以上两国崛起的成功经验,给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了哪些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