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a+、NH4+、Ba2+、SO42-、I-、S2-。分别取样:①用pH计测试,溶液显弱酸性;②加氯水和淀粉无明显现象。为确定该溶液的组成,还需检验的离子是
| A.Na+ | B.SO42﹣ | C.Ba2+ | D.NH4+ |
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了一种“水”电池,这种电池能利用淡水与海水之间含盐量差别进行发电,在海水中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5MnO2+2Ag+2NaCl=Na2Mn5O10+2AgCl,下列“水” 电池在海水中放电时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正极反应式:Ag+Cl--e-= AgCl |
| B.每生成1 mol Na2Mn5O10转移2 mol电子 |
| C.Na+不断向“水”电池的负极移动 |
| D.AgCl是还原产物 |
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利用可降解的“玉米塑料”替代一次性饭盒,可防止产生白色污染 |
| B.在海轮外壳上镶入锌块,可减缓船体的腐蚀速率 |
| C.食品工业利用液态二氧化碳代替有机溶剂,能避免有机溶剂污染食品 |
| D.自来水用臭氧消毒是利用臭氧的强漂白性 |
甲、乙、丙、丁四种易溶于水的物质,分别由NH4+、Ba2+、Mg2+、H+、OH-、Cl-、HCO3-、SO42-中的不同阳离子和阴离子各一种组成。已知:①将甲溶液分别与其它三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均有白色沉淀生成;② 0.1mol/L乙溶液中c(H+)>0.1mol/L;③ 向丙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甲溶液含有Ba2+ | B.乙溶液含有SO42- |
| C.丙溶液含有Cl- | D.丁溶液含有Mg2+ |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原子及其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周期数 |
| B.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 |
| C.元素周期表从ⅢB到ⅡB 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
| D.短周期元素中,若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差8,则它们的周期数一定相差1 |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解释或结论 |
| A |
过量的Fe粉中加入稀HNO3,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 |
溶液呈红色 |
稀HNO3将Fe氧化为Fe3+ |
| B |
5mL4%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粉末 |
迅速产生大量气泡 |
催化剂能显著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 |
| C |
Al箔插入稀HNO3中 |
无现象 |
Al箔表面被HNO3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
| D |
用石墨棒做电极,电解氯化铜溶液 |
产生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黄绿色气体 |
该气体为Cl2,放出该气体的电极为电解池的阳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