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物质的检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一定含有SO42- |
B.观察钾元素焰色反应的操作是:将铂丝放在稀盐酸中洗涤后灼烧至无色,然后再用铂丝蘸取固体氯化钾,置于煤气灯的火焰上进行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进行观察 |
C.待检液加入NaOH 溶液并加热,有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4+ |
D.取少量久置的Na2SO3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盐酸有气体产生,然后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Na2SO3样品已部分被氧化 |
有Fe2+、NO3-、Fe3+、NH4+、H+和H2O六种粒子,分别属于某一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 |
B.若NH4+为产物,则Fe3+也是产物 |
C.该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不断增大 |
D.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Fe2+、NH4+两者计量数之比为1:8 |
以氢气、一氧化碳为主要成分,供化学合成的一种原料气体叫合成气。工业上通过“天然气蒸气转化”反应来得到合成气,其反应为:CH4+H2O(g)CO+3H2;△H>0。工业上通过采用合适的温度和压强、适宜的催化剂以及合适的CH4与H2O配比来获得最佳的生产效率。对于该转化反应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增大压强,有利于得到更多的合成气 |
B.反应温度越低,越有利于合成气的生产 |
C.工业生产中采用加入过量水蒸气来提高甲烷的利用率 |
D.工业生产中使用催化剂的目的在于提高甲烷的利用率 |
下列溶液中各微粒的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① (NH4)2SO4、②NH4HSO4、③NH4Cl溶液中c(NH4+): ① > ②> ③ |
B.醋酸钠与醋酸混合而成的酸性溶液: c(Na+)>c(CH3COO-)>c(H+) > c(OH-) |
C.0.1mol/L NH4Cl溶液:c(NH4+)>c(Cl-) >c(OH-) >c(H+) |
D.NaHCO3溶液中:c(H+)+c(Na+)=c(OH-)+c(HCO3-)+c(CO32-) |
为确定下列置于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变质,所选检验试剂(括号内物质)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KI(淀粉溶液) | B.Na2SO3溶液(BaCl2溶液) |
C.FeCl2溶液(KSCN溶液) | D.NaOH溶液(HCl溶液) |
a、b、c、d分别是Cu、Ag、Fe、Al四种金属中的一种,已知:(1)b、c用导线相连插入稀硫酸溶液中,b表面上有气泡产生;(2)b与d的硝酸盐反应能置换出单质d;(3)a与强碱反应放出气体。由此可判断a、b、c、d依次为()
A.Fe、Ag、Al、Cu、 | B.Al、Fe 、Cu、Ag |
C.Al、Cu、Fe、Ag | D.Fe、Ag、Cu、A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