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研究棉花去棉铃(果实)后对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者选取至少具有10个棉铃的植株,去除不同比例棉铃,3天后测定叶片的CO2固定速率以及蔗糖和淀粉含量。结果如图。
(1)由图1可知,随着去除棉铃百分率的提高,叶片光合速率________。由图2可知,去除棉铃后,植株叶片中 增加。
(2)已知叶片光合产物会被运到棉铃等器官并被利用,因此去除棉铃后,叶片光合产物利用量和输出量均 。根据图1图2信息可知,光合作用速率随去除棉铃的百分率的增加而降低的原因是 。
(3)下图为在适宜光强条件下,棉花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30℃时,棉花净光合速率是 mol
mg
叶绿素·h
。
根据右图回答下列各题:
(1)如果表示组成活细胞的化学元素,则图中A表示元素;表示组成活细胞的化合物,则图中A是。
(2)如果表示组成脱水后的干细胞的化合物,则A表示
请回答下列有关小麦细胞代谢的相关问题:(12分,每空2分)
(1)图甲曲线中,当光照强度为a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
当光照强度为600 lx时,光合作用过程中二氧化碳的同化总量为umol/(m2.s),当光照强度(大于、小于、等于)200lx时,细胞会表现出乙图细胞的生理状态。大棚种植蔬菜时,白天应控制光强为甲图中的__________(a、b、c、d)点最为理想。
(2)图丙表示某小麦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关系图,在图丙a、b、c、d四种浓度中,最适合该器官储藏的氧浓度是;若细胞呼吸的底物是葡萄糖,则在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的倍。
在生物化学反应中,当底物与酶的活性位点形成互补结构时,可催化底物发生变化,如图甲I所示。酶的抑制剂是与酶结合并降低酶活性的分子。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非竞争性抑制剂和酶活性位点以外的其他位点结合,从而抑制酶的活性,如图甲Ⅱ、Ⅲ所示。图乙示意发生竞争性抑制和非竞争性抑制时,底物浓度与起始反应速率的变化曲线图。请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每空2分)
(1)当底物与酶活性位点具有互补的结构时,酶才能与底物结合,这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
(2)青霉素的化学结构与细菌合成细胞壁的底物相似,故能抑制细菌合成细胞壁相关的酶的活性,其原因是。
(3)据图乙分析,随着底物浓度升高,抑制效力变得越来越小的是抑制剂,原因是。
(4)唾液淀粉酶在最适温度条件下的底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变化如图丙。若将温度提高5℃,请在图丙中绘出相应变化曲线。
为研究酵母菌发酵的产物,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图。①号、②号试管中均加入3mL蒸馏水和少许0.1%溴麝香草酚蓝(简称BTB)溶液,直至溶液呈蓝色时为止。请回答下列问题:(14分,每空2分)
(1)该实验是否可以去掉②号试管?。请说明理由:。
(2)①号试管的现象是,其作用是。
(3)该实验中需要等到煮沸的葡萄糖液冷却后才能加酵母菌,原因是。
(4)图乙中哪条曲线能正确表示气泡释放速率的变化? 。
(5)若要证明释放的气泡是酵母菌所产生的,就需要设置一个对照实验,该对照实验应在原实验的基础上做哪些改动?。
下图甲为两个渗透装置,溶液a、b为等浓度的同种溶液,液体c为清水;图乙“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看到的处于0.3g/mL蔗糖溶液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请回答。(11分,每空1分)
[(1)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可看作一个封闭的渗透系统,因为图乙中的相当于图甲中的2(半透膜);相当于图甲中的a溶液,4处的物质为,这种物质能达到4处是因为。
(2)甲图装置1和装置2中的液面会(上升、下降或不变),当这种变化停止时,2(半透膜)两侧浓度大小是ac(大于,等于或小于)。
(3)葡萄糖是细胞需要的能源物质,在顺浓度梯度的情况下,葡萄糖分子可以通过(方式)进入细胞,当细胞外葡萄糖浓度低于细胞内时,细胞(能或不能)吸收葡萄糖。
(4)若要探究溶液浓度对渗透作用的影响,则要调整图甲中的某一溶液浓度,调整后,a、b、c三种溶液浓度大小顺序最好为,并根据所学知识,在坐标图中用曲线表示实验过程装置1、、装置2的液面高度变化趋势(两个渗透装置的起始液面高度定为0)。
用实线表示装置1的液面高度变化;
用虚线表示装置2的液面高度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