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目前,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
材料二:中国在朝鲜、伊朗核问题上坚持劝和促谈,努力使周边热点问题降温…
材料三:中国向非洲发生严重饥荒的国家提供紧急粮食援助……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如何?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3)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树立了什么样的形象?
材料一:2013年9月12日,国务院发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经过五年努力,使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具体指标是:到201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优良天数逐年提高: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细颗粒物浓度分别下降25%、20%、15%左右。为实现以上目标,《行动计划》确定了十项具体措施。
材料二:2013年第三季度,全国74个城市有70个出现污染天气,15个城市达标天数比例不足50%。超标天数中以臭氧和PM2.5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较多,分别占超标天数的65.2%和28.1%。引用一条小伙伴的段子:“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在上海街头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的脸。”
(1)制定并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有哪些重要意义?
(2)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有哪些?
(3)青少年能为防治大气污染做些什么?
看了下面的漫画,中学生小黄认为:现在市场竞争激烈,商家的做法也无可厚非,我们作为消费者只能自认倒霉吧。请对小黄的观点进行辨析。
背景材料:2013年11月27日上午9时3 0分,“复旦投毒案”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C101法庭公开开庭审理。法庭审理中,林某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庭审上承认投毒行为,但表示这是个巧合。2013年3月29日林森浩与同学一起做实验,当天想起了上次实验中留下来的药品。正好那天在宿舍,黄洋和其他同学打游戏时说起愚人节快到了,他要想个节目整人。林森浩当时看他笑得很得意,又想起曾听说其他学校也有过用毒来整人的事,就在心里暗想,先投毒“整”黄洋,而投毒是为了给受害人开个愚人节玩笑,让他难受些。然而根据警方通报,林某杀人是因与黄洋琐事引起不和,投毒舍友。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要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理解?
(2)从“复旦投毒案”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材料一:围绕2014年全国两会“全面深化改革”这一主题,立达学校九年级(8)班同学组织了一次主题学习与探究活动,同学们从网上查到一组数据,并制成下表:
(1)上表反映了A县哪些成就与问题?
材料二:青山绿水是天然财富,绿色生态是发展理念,苏州市委、市政府坚持把生态文明作为推进城市发展的核心动力,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推进污染减排,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逐步勾勒出美丽苏州的崭新画卷。
(2)根据材料一、二提供的信息,运用“拥护党的领导”的有关知识说说建设美丽苏州必须坚持哪些重大战略思想?
阅读材料,运用《思想品德》有关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与主要发达国家教育投入、科技国际竞争力排名情况表
| 国家 |
美国 |
法国 |
英国 |
德国 |
中国 |
| 人均公共教育投入(美元) |
2684 |
2161 |
2100 |
1422 |
42 |
| 科技国际竞争力排名(位次) |
1 |
4 |
14 |
3 |
20 |
材料二:2013年我国科技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2%,神州十号遨游太空,嫦娥三号成功登月,蛟龙深潜在创记录,自主研发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在全球夺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已超过4%,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惠及3200万孩子,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比上年增长8.5%.
材料三:201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黄旭华,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他在荒凉的实验基地默默奉献,隐姓埋名30年,战胜各种艰难困苦,攻克无数科研难关,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勤劳智慧等都奉献给祖国,成为当今时代我们学习的楷模。
(1)材料一、二各表明了什么?简要说明我国为什么要重视推荐科技和教育的发展?
(2)材料三中科学技术黄旭华的事迹,对我们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立志成才有哪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