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位同学写的一份关于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报告,由于被水浸渍,一些地方字迹已经看不清楚,请你将它补充完整,并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
(1)提出问题:光对鼠妇生活有影响吗?
(2)作出假设: 。
(3)A、实验装置:在纸盒里放上一层湿润的土壤,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玻璃板,一侧盖上纸板。因此在盒里就形成了 和 (填“阴暗”或“明亮”)两种环境。
B、方法步骤:
①将鼠妇放入纸盒中,两侧的中央放入数量 (填“相同”或“不相同”)的鼠妇,静置2分(min)。
②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黑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
C、实施计划:按照上述实验方案做实验。实验过程中要仔细观察,认真记录(见表1)。
表1: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的鼠妇数目
| 环境 |
2分钟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 明亮 |
6 |
3 |
2 |
2 |
3 |
2 |
2 |
1 |
2 |
2 |
| |
|
|
|
|
|
|
|
|
|
|
| 阴暗 |
14 |
17 |
18 |
18 |
17 |
18 |
18 |
19 |
18 |
18 |
(4)结论:光对鼠妇的生活 影响(填“有”或“无”)。
王华想要验证植物生长是否需要无机盐。她将两株生长状况相同的幼苗分别培养在蒸馏水和土壤浸出液中,观察实验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设计本实验时提出的假设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土壤溶液和蒸馏水在物质成分上最大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光照对菜豆发芽的影响,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请根据实验设计回答有关问题:
| 花盆 |
菜豆 |
放置环境 |
温度 |
水 |
| 1号 |
100粒 |
光照 |
20℃ |
适量 |
| 2号 |
100粒 |
暗室 |
20℃ |
不适量 |
⑴此实验能否证明光照对菜豆发芽的影响?______________。
⑵在这个实验设计中,应该修改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
⑶菜豆种子萌发时,所需养料由______________供给。
⑷菜豆种子的胚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发育成的,胚中的胚芽能发育成幼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同学学习了“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后,自己动手设计了一个实验。他将三粒大豆种子用细绳系在玻璃棒上,放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A、B、C三粒种子中,只有B种子萌发,这说明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
⑵要验证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还必须设计一个装置乙。若你手中只有一粒大豆种子,则种子应系在____________处(填“a”“b”或“c”)。乙装置起____________作用。
⑶甲图中C.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乙图中A.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是。
下图为某同学设计的探究种子萌发的实验。
在A、B两个烧杯中,分别放入等量的清水,在两根相同的玻璃棒上各捆上3颗完整的大豆种子,并分别编号。将A烧杯放在温度适宜的恒温箱中,B烧杯放人4℃的冰箱中,数天后观察。
(1)在6颗种子中,你认为____________号种子能够萌发。如果该种子也没有萌发,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1颗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方案中实际上包括三组对照实验,其中②与⑤对照组,主要探究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洗手看似简单,殊不知其中大有学问。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10月15日确立为“世界洗手日”。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两位同学利用盛有无菌培养基的培养装置,分别设计了洗手能减少手上的细菌数量的实验,请分析回答:
(1)两位同学作出的假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实验中他们是如何控制实验变量的?。
(2)你认为_____同学设计合理,理由是。
(3)细菌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哪里?。
(4)为什么要将培养装置放在28℃环境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培养48小时后,发现洗手前按指印的培养装置中有大量细菌繁殖,洗手后按指印的培养装置中有较少细菌繁殖,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