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物质混合后均有颜色变化,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一氧化氮和氧气 | B.胆矾和浓硫酸 |
C.碘水和四氯化碳 | D.淀粉碘化钾溶液和氯水 |
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强碱性溶液中: NH4+、Ag+、NO3-、I- |
B.在pH=12的溶液中:Na+、K+、AlO2-、CO32- |
C.在c(H+)=0.1 mol·L-1的溶液中:Ca2+、Fe2+、ClO-、Cl- |
D.在强酸性溶液中:Mg2+、Al3+、HCO3-、SO42- |
下列有关127 53I和131 53I说法,正确的是
A.127 53I和131 53I的核外电子数不同 |
B.127 53I和131 53I的中子数分别为127和131 |
C.127 53I和131 53I互为同位素 |
D.127 53I和131 53I是同一种核素 |
如图所示,电解未精制饱和食盐水(含有少量Mg2+),在碳棒和铁片表面均有气体生成,一段时间后铁片附近出现浑浊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碳棒接直流电源的负极 |
B.碳棒上发生氧化反应 |
C.铁片上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 Cl2↑ |
D.铁片附近出现的浑浊物是Mg(OH)2 |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配制FeCl3溶液时,将FeCl3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用水稀释到所需浓度 |
B.进行焰色反应时,所用铂丝先用NaOH溶液洗涤并充分灼烧 |
C.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I2时,有机层从分液漏斗的下端放出 |
D.酸碱中和滴定时,锥形瓶需用待测液润洗2次,再加入待测液 |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X2(g)+Y2(g) 2Z(g),已知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 mol/L、0.3 mol/L、0.2 mol/L,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可能是( )
A.Z为0.3 mol/L | B.Y2为0.35 mol/L |
C.X2为0.2 mol/L | D.Z为0.4 mo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