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右图中实线表示黄土高原局部等高线(单位:m),虚线表示黄土底面(基岩表面)等高线(单位:m)。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黄土厚度可能相当的是(  )
①甲 ②乙  ③丙  ④丁

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图中丙地附近有一窑洞,某日此处7:50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而9:30太阳从门的正前方射入窑洞,则该日窑洞前晒场能被太阳照射的时间约为(  )

A.6小时 B.7小时40分钟 C.9小时20分钟 D.12小时

某日在乙地看到太阳升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地正在收割小麦
B.雪龙号科考船正赴南极考察
C.江淮地区梅子就要成熟
D.印度半岛刮西南风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与旅游安全的关系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该图表示我国西部地区综合产业带的空间分布,读图回答32~34题。

A地区的重点产业可能是

A.以钢铁工业为龙头的冶金业
B.以蔬菜、水果为中心的新型农业
C.以旅游业为导向的第三产业
D.以能源开发为主导的采掘业

B地区产业带呈长条状,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人口分布状况 B.主要交通线走向
C.水源条件 D.地形因素

下列关于C、D地区产业发展的区位条件的分析,正确的是
A.C地区最突出的区位优势是矿产资源丰富
B.D地区传统的区位优势是交通便捷
C.C地区产业发展的重点是能源开发
D.D地区产业发展的最大的制约因素是邻国众多

农业生产潜力是指单位面积土地上每年所能获得的最大可能产量。下图是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简图,据此回答30~31题。

以下四省区中,农业生产潜力最大的是

A.广东 B.江苏
C.江西 D.云南

与我国南方大多数地区相比,甲地农业生产潜力较小的最主要原因是

读表,回答27~29题。
我国四省(区)人口及部分自然资源统计数据(2006年)

省(区)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耕地面积(万公顷)
水资源总量
(亿立方米)
木材总蓄积量
(亿立方米)

34.3
532.5
1865.8
15.8

53.5
1 539.1
727.9
15.0

51.9
542.4
404.4
0.4

31.1
361. 0
184.6
2.0


表中①、②、③、④所示省(区)的简称依次是

A.川、黑、苏、陇 B.苏、川、陇、黑
C.黑、川、陇、苏 D.陇、黑、川、苏

下列推理,其过程和结论正确的是

A.耕地面积①比②小,因此,山区面积①比②大
B.水资源总量②比③多,因此,年降水量②比③大
C.木材总蓄积量③比④少,因此,森林覆盖率③比④低
D.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①比③小,因此,乡村人口比重①比③大

有关四省(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18-20岁是高考适龄人口。从2000年至2008年,全国高考适龄人口持续增加,2009年是中国高考适龄人口的转折点。下图为广东省和山东省2000年与2009年10岁至20岁的人口金字塔图,下列有关广东和山东两省高考适龄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广东省2000年的高考适龄人口总数小于山东省2000年的高考适龄人口总数
B.2009年以后几年山东省高考适龄人口数递减速度快于广东省
C.广东省2013年高考适龄人口总数将出现大幅度下降
D.2009年和2000年相比,山东省高考适龄人口下降最多的是19岁的高考适龄人口

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祖籍是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其曾祖父吴胜昌清咸丰六年(1856年)携父母妻儿迁至台湾桃园县中坜乡(今中坜市)。关于吴氏先人当年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经济落后地区迁往经济发达地区
B.由已开发区迁往未开发区
C.吴氏先人举家迁移,属于当时中国人自发迁移的下南洋路径
D.政府组织的有计划的移民实边行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