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甲苯的实验事实中,能说明侧链对苯环性质有影响的是( )
| A.甲苯与硝酸反应生成三硝基甲苯 | B.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 C.甲苯燃烧产生带浓烟的火焰 | D.1mol甲苯与3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
下列各组物质按右图所示转化关系每一步都能一步实现的是()

将51.2g Cu完全溶于适量浓硝酸中,收集到氮的氧化物(含NO、N2O4、NO2)的混合物共0.8mol ,这些气体恰好能被500mL 2mol/L NaOH溶液完全吸收,发生的反应为:
2NO2+2NaOH=NaNO2+NaNO3+H2O;NO+NO2+2NaOH=2NaNO2+H2O。则生成的盐溶液中NaNO2的物质的量为()
| A.0.4mol | B.0.6mol | C.0.8mol | D.0.2mol |
室温下向10mL pH=3的醋酸溶液中加入水稀释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溶液中导电粒子的数目减少 |
| B.溶液中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保持不变 |
| C.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c(H+)亦增大 |
| D.再加入10mlpH=11的NaOH溶液,混合液pH=7 |
据报道,以硼氢化合物NaBH4(B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和H2O2作原料的燃料电池,负极材料采用Pt/C,正极材料采用MnO2,可用作空军通信卫星电源,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 A.电池放电时Na+从a极区移向b极区 |
| B.电极b采用MnO2,MnO2既作电极材料又有催化作用 |
| C.该电池的负极反应为:BH4-+8OH--8e-=BO2-+6H2O |
| D.每消耗3 mol H2O2,转移的电子为3 mol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实验目的 |
操作 |
|
| ① |
比较水和乙醇中羟基氢的活泼性强弱 |
用金属钠分别与水和乙醇反应 |
| ② |
欲证明溶液中含有SO42- |
滴入盐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 |
| ③ |
证明SO2具有漂白性 |
将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 |
| ④ |
比较确定铜和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
用Pt作电极电解Mg(NO3)2、Cu( NO3)2混合液 |
| ⑤ |
确定碳和硅两元素非金属性强弱 |
测同温同浓度Na2CO3和Na2SiO3水溶液的PH |
A.①⑤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①②③④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