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是
①联合国 ②世界银行 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④关贸总协定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汉武帝的政治改革主要表现在()
①以州为监察区②形成“中朝”决策机构③起用布衣为相④解除诸侯王军政大权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美国学者杰里•本特利所著《新全球史》中文版序言中有这样一段话:“19世纪下半叶,受进化论和科学分类学的影响,西方史学家倾向于把世界各民族分为不同类型,并孤立考察各自发生、发展的过程,因此不同名目的‘文明史’在世界史著作中占据主导地位。20世纪以后,随着相对论的传播,西方史学家的注意力向不同民族和地区之间的‘相对性’和‘关联性’转移,体现‘全球互动’的世界史便应运而生。”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西方近代史学发展与科学方法论的发展密切相关 |
B.在相对论基础上产生的全球史观比文明史观科学合理 |
C.研究西方史学必须精通西方自然科学理论 |
D.文明史观与全球史观都是当前研究世界历史的主要方法 |
上世纪80年代撒切尔夫人上台后,她首先让大批公务员下岗或转入竞争机制,然后掀起私有化浪潮,英国石油公司、英国电信公司、天然气公司等国有企业统统被卖给私人,还大力推动货币主义,下列对撒切尔夫人政策分析正确的是
A.其推行货币主义旨在扩大货币供应量 |
B.说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政策已过时 |
C.撒切尔政府强化了对经济的全面控制 |
D.是英国政府应对“滞涨”的重要措施 |
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对法国大革命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当我考虑到这场革命摧毁了那样多与自由背道而驰的制度、思想、习惯,另一方面它也废除了那样多自由赖以存在的其它东西,这时,我便倾向于认为,如果当初由专制君主来完成革命,革命可能使我们有朝一日发展成一个自由民族,而以人民主权的名义并由人民进行的革命,不可能使我们成为自由民族。”由此推断,托克维尔认为
A.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优良的社会制度 |
B.不同时期自由所依赖的社会条件不同 |
C.主张法国革命应该在专制君主倡导下进行 |
D.法国大革命的彻底性有其弊端 |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经济发展迅速。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同一时期,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世界贸易额表现出均衡发展的趋势,从1870年到1913年,这两类商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2倍多。这种现象说明
A.英国仍处于世界贸易的垄断地位 |
B.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的国际分工程度下降 |
C.世界各国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加深 |
D.世界市场需求增长幅度超过工业产品增长幅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