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孟子认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苏格拉底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他们所述的共同目的是(  )

A.重视对人自身的研究 B.强调教化对人的作用
C.实行民主政治 D.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 苏格拉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春秋范蠡人称“陶朱公”,后成富商的代名词。下列有关商人的说法,你认为值得怀疑的是

A.战国巨贾吕不韦,居然做了秦国相国
B.刘宋时商人因不满政府限制交易曾经发生骚乱
C.明清时期民间对外贸易发达
D.明清时期晋商和徽商闻名全国

据《中国文化知识精华》介绍:周武王灭商后,商朝的遗民没有可以耕种的土地,生活非常艰难。为了维持生计,他们就东奔西跑地做起买卖来,日子一长,便形成了一个固定的职业。周人就称他们为“商人”,称他们的职业为“商业”。由此可见,商品经济应该兴起于商周时期。该推断

A.材料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B.材料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C.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D.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颜氏家训》说中国古代能够“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这说明

A.一般农家的男耕女织可以满足正常日用
B.家庭成员众多,各行各业都有,一切生产生活所需都可以自己解决
C.足不出户,等商贩上门
D.农民生存要求极低

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商朝农耕生产的是

文明、文明的意义只有在历史的长时段中才能凸现,站在今天,回顾人类从早期游徙不定到定居生活的转变过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是

A.谷物种植 B.房屋建造 C.陶器制作 D.牲畜饲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