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冤死风波亭以后20年,朝廷派人到江西九江调查岳飞家产,拿到一份财产清单,清单上说,岳飞在九江的时候陆续买下旱田“十一顷九十六亩三角”,水田“七顷八十八亩一角”,以及房屋“四百九十八间”。 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A.土地兼并的盛行 | B.岳飞原来是豪强地主 |
C.国家授田制的推行 | D.土地私有制的存在 |
下表是明代三个时期江苏吴江县市镇数量的变化情况。对出现该变化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经济中心地位使吴江县集市增多 |
B.政府经济政策调整促进了市镇发展 |
C.资本主义萌芽促进了江南城市的发展 |
D.工商业的发展促进了城镇的繁荣 |
有人认为:中国近代社会变迁不是在原有母体中孕育启动的,而是在列强的威胁和侵略下,中断自身历史进程,移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近代化转变的。说明了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特点是
A.深受外部的影响 | B.有继承地发展 |
C.艰巨曲折地发展 | D.在沉沦中上升 |
1962年,在中央七千人大会上,有国家机关人员说:“(当时)在党内出现了四不讲现象:报上没发表的不讲,中央没讲的不讲,文件没规定的不讲,顶头上司没讲的不讲。”这表明该时期
A.党内民主制度遭到践踏 | B.民主言论受制于“左”倾思想 |
C.党内思想具有高度凝聚力 | D.党内右倾思想发展扩大化 |
1962~1965年国民经济逐渐恢复,在这一过程中城镇出现了集市贸易,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这一现象说明了( )
A.中央已经纠正了“左”倾的指导思想 |
B.中央开始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
C.“调整”在农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
D.当时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
1869年,《教会新报》的一篇文章写道:“外国生产皆归男医接生,虽经此例,似不成规矩。……男归男医,女归女医,岂不善也!”材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A.虽已开放,但人们思想还比较保守 |
B.西方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
C.旧的风俗习惯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冲击 |
D.人们难以接受西方医学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