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在回忆19世纪末广州起义时说:“当初之失败也,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咒诅谩骂之声,不绝于耳。吾人足迹所到,凡认识者几视为毒蛇猛兽,勿感敢与吾人交游也。”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 A.维新变法运动是当时的主流 | B.广州起义损害了人民利益 |
| C.民主革命思想深入人心 | D.清政府尚未完全腐朽 |
联合国大厦有一幅彩色大型壁画,其主题是
“黄金法则”:“你不想人家那样对待你,你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我国外交政策最能体现该法则的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B.不结盟政策 |
| C.“一边倒”政策 | D.多边外交政策 |
美国中华会馆主席张自豪说:“1997年有30万港人移民出外,但在这十年间,回流香港的人潮又高达30万,即是说当年外流的港人在十年当中陆续回港。”出现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 A.中央政府的支持 | B.投资环境的好转 |
| C.经济全球化的深入 | D.“一国两制”的保障 |
电影《秋菊打官司》主要情节是:20世纪80年代,已有身孕的秋菊在其丈夫被村长踢伤丧
失劳动能力后,她历经艰辛,最终把村长告上法庭,村长终被拘留。这部影片反映了
| A.“文革”后在全国范围内平反各种冤假错案 |
| B.我国公民的法制意识明显增强 |
| C.村民民主自治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
| D.我国已形成了完备的法制制度 |
下列图片最有可能出现于
| A.1949—1956年 | B.1956—1966年 |
| C.1966—1976年 | D.1978—1988年 |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中国进行“基本制度选择”提供了条件。当时中国建立或选择的政治制度不包括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B.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
| C.一国两制 |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